山城古交,云白天蓝,立秋之后更显宜人。河口镇角子崖碧水环绕峡谷,新修的沥青公路串联起角子崖、院家峁等村庄,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亲近自然,寻访古迹,为心灵寻得休憩港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怡情养性,人文古迹涵养人心。古交市聚焦康养医养产业发展,依托汾河生态、负氧离子、医疗资源等优势,谋划布局高品质汾河湾康养基地,规划建设太古里康养小镇,联动打造辐射全省的生态康养目的地,勇蹚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
生态筑基路网畅
清晨,家住古交市东曲街道义学路社区的退休居民阎文俊,沿杨家坡路健步而上,约半小时便抵达金牛森林公园。“这里满山绿植,既能徒步健身,又能在森林氧吧放松身心。”他说道。
古交亦称“金牛城”,曾有民谣唱道:“汾河哗哗流水长,凤凰岩下是家乡,人欢马叫羊兴旺,青山绿水好风光……”境内地形复杂,河谷纵横,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5.8%。得益于温和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9.5℃,夏季平均气温仅22℃,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暑养生、休闲旅游的天然佳境,素有省会太原“西花园”的美誉。生态本底日益坚实:去年全年优良天数达299天,位居太原市前列;汾河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生态兴则产业兴”。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古交市大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增效,激活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同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西北二环高速主线通车,有效连接晋南、晋北;三岔口至寨上新村段拓宽工程竣工,改善了沿汾河交通条件与生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杜关线、麻武线等相继完工,形成总长146公里的南北两条旅游大通道。目前,古交市正逐步形成“十字高速、一环绕城、三川互通”的快速路网格局,助推生态资源“走出去”、八方游客“走进来”。
山是古交市的根,生态是古交市的魂,绿色发展是古交市的必由之路。“以前总觉着好风光是‘看’的,现在不一样了,这好山好水能走进去、能滋养人,既提升了生活品质,也带来了发展的盼头。”结束晨练的阎文俊眺望着郁郁葱葱的金牛森林公园,深有感触地说。
医养融合护银龄
一大早,古交西山医院医养照护中心工作人员吕丽珍便开始忙碌,为入住老人测量血压、脉搏,检查血氧饱和度。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她工作细致认真。今年2月,该院成立医养照护中心,面向社会为失能失智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长期护理、床边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中心成立伊始,吕丽珍便成为其中一员。
不久前,一位新入住的老人引起了吕丽珍的注意。她看到老人嘴唇发紫,凭借多年经验判断存在健康隐患,立即联系医院老年医学科检查。结果显示,老人血氧饱和度仅80%左右,身体处于缺氧状态。经与其家属沟通,老人被转入老年医学科治疗。经过半个多月医治,病情明显好转。
“依托综合医院建立的医养照护中心,实现了医养无缝衔接。”中心负责人张翠珍介绍,“有医疗保障做后盾,如遇突发情况,可实现‘5分钟就医,10分钟诊治’,既提升了老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家属负担和精神压力。”据了解,自开办以来,已有8例老人因突发情况及时转医疗救治。
医养融合,各具特色。作为古交市政府民生工程,古交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坐落于该院新院区,紧邻汾河,背倚青山,环境优美。该中心内设康养花园、康复步道、文娱区等设施,让老人既能与自然亲密接触,还能进行适度锻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该中心突出亮点当属深厚的中医底蕴与特色服务。秉持中医传统理念,该中心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康养服务体系。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精准的预防保健方案和个性化养生指导,实施辨证施养施护服务。日常调养中,精心调配的药茶、药膳兼具养生与美味;艾灸、推拿、针灸等中医项目一应俱全,通过传统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健康保驾护航。当老人病情变化或遇危急情况时,依托医院医疗资源,可开启绿色通道确保就地及时救治。
“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安享晚年,更能在中医文化氛围中体验身心皆养的幸福生活。”古交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示范引领惠民生
骄阳似火,古交市古东新城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一片繁忙景象。施工方正全力冲刺。
古交市民政局康养医养中心项目负责人王利军介绍,该项目占地2566.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8.47平方米,设计床位76张。目前,工程已完成主楼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及部分装饰装修,正在推进消防水池建设及剩余装修工程,预计8月20日前完工。运营招标工作已同步启动。“项目建成后将为群众提供居住、护理、保健等综合服务,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王利军说。
不远处,古交市重点打造的太古里康养小镇建设同样热火朝天。作为规划中的康养医养核心区,小镇将建设120余套中式康养合院,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留住记忆、永久传承,多元集成、服务集中”原则,探索“集中康养+分散康养”与医养深度融合模式,配套送餐、保洁、日间照料等上门服务,依托亲水近绿的宜居环境,着力建设省级康养医养示范区。
古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分区分级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构建“市域有养老服务综合体、街道(乡镇)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有嵌入式小微服务机构”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通过重点打造古东新城养老服务中心,高质量运营医养结合机构,有序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并依托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打造“市级统筹、乡级延伸、村级托底”的古交养老模式,形成防控治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环境优美、照护专业、服务贴心……无论是在社区身边,还是在田园山间,古交市正着力推动养老服务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跨越。这座资源型城市,正以康养为笔,书写养老服务新篇章。
并州新闻 记者 刘志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