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张祎珺 通讯员 张萌 潍坊报道
当“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当全民运动的热潮浸润生活肌理,“赛事+”的化学反应正在重塑城市与游客的连接方式。
在临朐这座被称作“灵气所钟”的鲁中小城,这种变化尤为鲜活——潍坊市第五届体育旅游消费季2025年官护山山地滑雪比赛、沂山徒步挑战赛,带动各大景区门票销售刷新纪录;首届临朐警察半程马拉松火爆开赛,相关报道吸引110万人次在线围观;热播剧《锦绣芳华》取景临朐,九山黑松林、云中草原引来众多游客打卡;2025年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激情开踢,主场座无虚席,欢呼声响彻场馆……
一场场体育盛宴,如同一道道桥梁,让临朐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运动激情深度相拥。
“好山水要配好活动”
一隅漂流既有“劈波斩浪”的刺激,又有“青山绕筏”的诗意
齐鲁嵩山的溪谷间,总能听见最鲜活的夏日交响——皮筏艇撞碎浪花的“哗啦”声里,混着游客此起彼伏的欢笑,6.6公里的峡谷河道被“漾”得满是活力。
“太刺激了!”来自烟台的游客宋女士浑身带着水汽,兴奋说道,“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子,冲过连串险滩时,心都快跳出嗓子眼!”
她脚下的齐鲁嵩山峡谷漂流,是山东最长的自然河道漂流,16处弯道、8处急流险滩藏在青山褶皱里,128米的总落差让2-3小时的航程充满野趣,“齐鲁第一漂”的称号名不虚传。
“要让游客玩得尽兴,更玩得安心。”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孙婧介绍道,配套的淋浴、储物、区间车等服务,让“漂流”从单一项目变成“可停留、可回味”的体验。
漂流的热力早已冲破河道的边界。护漂员、售票员等岗位为沿线村民稳稳托住每月2500-3500元的收入,农家乐的烟囱里飘出的临朐全羊香气,勾着游客多留一日;后备箱里塞满的蜜桃与土鸡蛋,让“半日游”悄然变作“多日住”,绿水青山真正成了村民口袋里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终点处的柿子主题文创店也成了新焦点。茶具上的柿蒂纹、玩偶身上的橙红渐变、挂件里的麻编柿子……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在这里碰撞出巧思,将五井山柿文化的韵味藏进每一件作品。“这些产品不仅是简单的纪念品,更是各地‘一镇一品’产业的缩影。”五井镇隐士社区主任赵永麟介绍道。
临朐的山水魅力远不止于漂流。5A级景区沂蒙山旅游区的百丈崖瀑布,总落差86米,三级飞泻如银河倾落,既是热播剧《锦绣芳华》中“清凉山”的秘境原型,更是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沂山的独特风光,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太多可能。”资深影视从业者王先生的评价,道出了这里的吸引力。
而山水间的活力,更在体育赛事中绽放——“中国体育彩票”潍坊市第五届体育旅游消费季“沂山杯”徒步挑战赛,就让2000余名爱好者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他们沿着齐长城遗址攀登,在山风中触摸历史的纹路,在百丈崖瀑布下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让“徒步”变成“观瀑布、探长城、品文化”的立体体验。
从老龙湾清泉映研学笑脸,到石门坊红叶衬徒步身影,再到官护山滑雪场的欢歌,临朐“体育+文旅”是首“四季歌”。8条齐鲁天路精品线路串联全域,让每个季节都有独特打开方式。如今的临朐,荣誉加身却步履不停:石门坊入选国家“节气名景”,嵩山成全国首个三星级“零碳乡镇”,临朐跻身全国“2024旅游目的地”,每寸土地都在生长消费活力与振兴动能。
“不虚此行”——正是临朐给每位游客的答案。
“好赛事能聚强动能”
一场“90分钟赛事”撬动24小时不打烊的消费链条
8月9日的雨夜,临朐体育中心1.25万名观众的欢呼穿透雨幕——临朐队3:2绝杀经开队的瞬间,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高光时刻,更像一颗投入市场的石子,激起消费热潮的层层涟漪。
自7月开赛以来,这个尚在兴起的“V超”赛事,已迅速成为临朐最火的“文化IP”。“从未想过如此火爆,现场气氛太燃了!”来自青州的观众王盛超难掩激动。
“V超”的独特魅力,藏在“全民参与”的情感联结里。当教师、快递员、学生换上球衣为家乡而战,当祖孙三代举着喇叭在看台呐喊,这场赛事便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城市的社交盛宴。赛前的鼓舞表演、《我家住在山水间》的悠扬歌声,将临朐元素融入体育场景;中场万人齐唱《歌唱祖国》的震撼,经省市级媒体直播吸引超150万人次围观,无形中为临朐文旅做了“最生动的广告”。
“V超”的魔力,也在于它让赛场内外形成消费共振。体育中心南大门的展销区里,120余种非遗项目与1600余种产品组成消费矩阵——手绘年画摊位前,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拓印;红丝砚展台前,爱好者驻足细品;临朐煎饼的香气里,排起长队的观众尝起临朐特色。
“借着万人赛事,让临朐的非遗和特色产品走得更远。”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卢媛媛的话道出深意——足球首战非遗展销销售额便突破8万元;决战八强的雨夜,110余种非遗产品再入账4.6万元,老手艺在赛事活力中焕发新生。
“看场比赛顺便把特产都买齐了,省心又有气氛”,一位带着孩子观赛的女士展示着她的购物袋,道出了不少球迷的心声。
赛事激情也早已漫向城市肌理,32家农企带来的150余种蜜桃、板栗,成了球迷观赛后的“伴手礼首选”,球迷扫码就能将这些特产直邮到家;万达、佳乐家等商超顺势推出的“V超限时折扣”,让运动装备与地方特产的销量较平日翻倍。餐饮住宿更是直接受益:体育中心周边餐馆上座率暴涨,临朐全羊馆需提前两小时订位;县城酒店一周前就挂出“满房”牌,周边民宿经营者杜成洲笑言:“比赛结束了,客房还是供不应求。”
90分钟的赛事,就这样撬动了24小时不打烊的消费链条。
消费半径不断延伸。志愿者递出的文旅手册,成了外地球迷的“临朐攻略”。外地球迷王先生在观赛后,带着家人打卡石门坊、老龙湾,“看球之余,正好把临朐逛个遍”。从赛场欢呼到景区欢笑,足球让“一日观赛”变成了“多日畅游”。
从“零门票赛事”的开放姿态,到“观赛+消费+游览”的多元场景重构;从非遗传承困于“小众圈”的局限,到借赛事之力走向“大众场”的开阔——临朐正以“V超”为支点,让一颗足球成为串联文化根脉、旅游资源与消费活力的纽带。
正如球迷所说:“来这儿不仅看球,更看了临朐的山、品了临朐的味、懂了临朐的情。”当最后一名观众带着非遗文创和农特产离开赛场,临朐“V超”的经济账已清晰可见。
“好品牌要连好文旅”
从“因赛而来”到“为城而留” 一场马拉松成为体验临朐的最佳动线
随着2025临朐半程马拉松暨警察半程马拉松邀请赛报名于8月8日截止,这场即将于10月3日鸣枪、通过中国田协B类认证的赛事,已凭借超万人报名热度,成为国庆假期备受瞩目的体育文旅焦点。
作为继2024年首届赛事后的全新升级之作,它不仅延续了“体育+文旅”的融合基因,更承载着临朐以赛事激活全域活力的深层期待。
2024年10月,临朐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便交出亮眼答卷:5000余名选手沿弥河生态长廊奔跑,沿途文化公园的墨香、朐山公园的绿意与上万市民的呐喊交织成独特记忆。赛事期间,县城酒店提前一个月订满,华建大酒店“能量套餐”供不应求,羊肉汤店营业额翻倍,“一人参赛、全家游玩”的模式让石门坊、老龙湾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首届赛事便彰显出强大的文旅带动效应。
今年元旦,临朐公园绿道欢乐跑的举办更添热度。2643名参赛者从弥河体育公园出发,沿途饱览滨河公园、粟山公园等景观,用脚步丈量“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之美。“去年半马让我爱上临朐,这次特意带家人来,在奔跑中感受小城的新变化。”来自寿光的刘倩倩在赛后直言。这场“小而精”的赛事,成为连接首届马拉松与第二届赛事的重要纽带,持续点燃市民与游客的参与热情。
即将启幕的第二届赛事,在文旅融合上更显匠心。延续“跑完就能游遍临朐”理念,参赛选手凭号码簿可免费畅游沂山、石门坊等八大景区,赛后流水席上的临朐羊汤、非遗展位上的红丝砚与手绘年画,将让运动激情与文化体验深度交融。升级的生态赛道串联弥河生态长廊、同心湿地公园等景观,让跑者在奔跑中沉浸式感受“齐鲁生态明珠”的魅力。
“在别的地方跑马是冲成绩,在临朐是来赴一场‘运动+山水+美食’的约会。”跑步爱好者郑冠宇的感慨,道出了这种“赛事为表、文旅为里”设计的精妙——马拉松已成为体验临朐的最佳动线。
每一场赛事都是城市的文旅邀请函。当“因赛而来”变成“为城而留”,临朐正以独特的“体育+”路径,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生长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