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从石家庄火车站乘公交车到西柏坡游览。
石家庄市西柏坡景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的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39万平方米。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土地会议,并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
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西柏坡景区曾是中国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此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并解放了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景区共分为西柏坡革命圣地旅游区和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两部分,可供参观的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石刻园、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2011年8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西柏坡纪念碑
西柏坡纪念碑位于西柏坡景区停车场南侧、纪念馆后山顶上,修建于1993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由河北省国防科工委捐资兴建,后几经改建,扩成现高大的碑体,总高度20.5米,碑名“西柏坡”为邓小平亲手提写,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1991年江泽民题词。
“西柏坡赶考”源于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今北京)时提出的著名比喻。当时,他把党即将面临的执掌全国政权的考验比作“进京赶考”,强调要“考个好成绩”,不能“退回来”,更不能“当李自成”。这一说法的背景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党面临着从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转变,面临着能否保持革命本色、能否经受住执政考验等全新课题。毛泽东提出“赶考”,实则是提醒全党:
- 要警惕骄傲自满情绪,防止因胜利而懈怠;
- 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
“西柏坡赶考”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的清醒认识和使命担当,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警醒、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象征。如今,“赶考”精神仍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挑战、砥砺前行。

五大书记铜铸像
五大书记铜铸像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均高2.5米,由青铜铸像,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情景。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西柏坡镇西柏坡村,主要包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军委作战室旧址、九月会议会址等,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顶房,共有房屋154间、防空洞232米。
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月会议旧址
西柏坡九月会议是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它是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一次规模较大的重要的中央会议,也是自1947年3月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 。会议提出提出建军500万,用5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明确“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战略任务。会议重申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三年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强调要敢于打大仗、攻大城市,为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会议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性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了《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分区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会后发出《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以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会议首次提出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取代原来的“工农民主专政”,指出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讨论了准备在1949年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问题。
西柏坡九月会议为直接夺取全国政权进行了各方面的部署和准备,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此时解放战争已接近胜利,会议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提出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天津方式(战斗解决)、北平方式(和平改编)、绥远方式(暂时保留,逐步改编);强调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为接管城市和地方政权作准备。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的经济成分,提出了相应的经济政策——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引导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向合作社方向发展,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讨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等问题,确定了基本的外交方针,为新中国的建立在政治、思想、政策上作了全面准备。
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革命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它不仅为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制定了明确方针,更在思想上、政治上为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奠定了基础,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央军委作战室

西柏坡中央军委作战室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的指挥中枢,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 作战室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9.4平方米,共5间小平房,西边一间为资料室,东边相通的四间为办公室,是中央军委一局(作战局)的办公室。主要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作战室每周六开一次总结会,分析战局变化,提出作战计划和设想,提供军事资料和数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西柏坡的10个月里,通过作战室组织指挥了24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其中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仅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197封之多,为夺取全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战室工作人员不到30人,办公条件艰苦,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多为缴获,还用红蓝毛线、电光纸小旗等标明敌我战场情况,被周恩来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象征。

西柏坡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代表团旧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 。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来到西柏坡,在此先后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会谈 。该旧址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作为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的12处对外开放景点之一,供游客参观瞻仰 。
西柏坡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 。1949年2月,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此接见了傅作义、邓宝珊等北平起义将领以及李宗仁派出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等 。








西柏坡毛泽东旧居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 。旧居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毁,后经修补。该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均为四合院式小平房,土坯垒筑,墙面以白灰粉刷。前院设有警卫室,甬道西边有磨盘和猪圈,夏日毛泽东常同其他领导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军国大事。北院西房三间,两间为家属住房,一间为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内现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毛泽东在此居住和工作了300多个日夜,在这里他指挥了三大战役,起草了大量电报,撰写了数十篇著作,仅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就有20多篇,《人民日报》的报头也是在这里题写的。

朱德旧居





防空洞





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西柏坡景区内,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1955年,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将中共中央旧址搬迁。1970年12月开始易地复原建设,1978年5月26日与中共中央旧址同时对外开放,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陈列展览馆现有12个展厅,建筑面积达6100平方米,陈列面积4400平方米,截至2020年5月,西柏坡纪念馆拥有藏品数量4377件套、珍贵文物164件套,如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刘少奇的木箱、孟良崮战役中缴获的金属桌椅等,这些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
纪念馆现有5个基本陈列,包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无名丰碑》《赶考永远在路上》《西柏坡丰碑林》。其中,《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运用大量文物、照片和资料,系统介绍了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

大型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大型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西柏坡纪念馆陈列展览馆序厅 。该浮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为主体。浮雕背景为太行山和西柏坡村,两侧是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延安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纪念地组成的浅浮雕群 。浮雕下方刻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题词,寓意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西柏坡踏上了赴京建国的新征程,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



















石刻长廊
西柏坡石刻长廊一般指西柏坡丰碑林,它是在原“西柏坡石刻园”基础上改扩建而成 。石刻长廊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三面环水的柏坡岭上,位于西柏坡纪念馆东南侧。始建于1997年,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进行了改扩建,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现建筑面积4910平方米。墙壁上镶嵌着中国一号黑大理石,石面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1955年授少将军衔以上的老将军、社会各界名人、全国著名书法家等的题词、书法作品560余幅。中心碑系三棱体汉白玉砌成,高8.7米,镌刻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人的真迹。







西柏坡风光一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