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精河——博乐
上午扫墓完,婆婆和博乐的小舅通过电话,我们一行人就上路出发去了博乐。因为小江也开车,一共两辆车,8个人,浩浩荡荡出发。婆婆,桐桐和我坐在小江车上,其他人坐另外一辆。其实坐车不是挑肥拣瘦,而是考虑难得回来一次,难得见小江一面,特别是桐桐,第一次见小江叔叔,所以哪怕这一路一两个小时,能坐在一个车里,空了聊聊天,也是好的。
宝贵的是时间,珍贵的是亲情。
小江特别忙,哪怕是休假,一路上他手机里的消息蹦跶地不停,感觉他只要想接电话回信息,他便可以一直忙下去。这近在咫尺、肉眼可见的忙碌与压力,我和桐桐都感受到了,相比而言,新西兰的工作与生活比较容易平衡,该忙碌忙碌,该休息休息,很少让人感到抓狂或者急躁。
九曲十八弯,导航不给力,稍微绕了两圈路,我们找到了小舅家,和大部队汇合。到了小舅家,和记忆中2008年的布置大概一样,只是少了姥爷和姥姥,小舅妈也从长发变成了精干活泼的短发。小舅变化不大,虽然和小舅妈都长了几根白发,但依然很有活力有朝气。小舅唇红齿白,身高肤白,五官俊秀,替换徐少华版的唐僧不成问题。甚至更有喜感,小舅夫妇聪慧幽默,我非常喜欢听小舅和小舅妈讲话,充满了两位知识分子的诙谐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2008年在小舅家住过的那间带榻榻米的书房,现在看着是小舅妈的书房。小舅妈五十出头便从体制内幸福退休了,而今乐得自在,健身读书,为仍在岗位上奋斗的小舅做好贤内助,分享读书心得,快乐相伴。这次遗憾没见到小表妹,听小舅说她在读博士,毫无疑问,有这样优秀且欢乐的一对父母呵护,成长为爱读书的快乐女孩,一点不意外。
放下行李,小舅和小舅妈带我们去了一家餐厅,来新疆几天了,终于吃上第一顿新疆拉条子,面条劲道,拌菜和肉攒劲,奶茶地道好喝。今天工作日,小舅特地请了假陪我们。吃过饭,小舅和小舅妈带我们去附近的公园走走,不得不说,博乐真是太美了,街道干净宽敞,公园又多又美,人少环境好,真是令人心动的宜居城市。如果在国内,会考虑博乐或者精河之类的地方旅居或者小住。
接下来,简单地看图说话,赏美景。
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知道的,可能以为我们是个旅游团,导游非小舅莫属,口才好,个头高。

蓝天白云绿草地,恍惚以为还在新西兰。

喜欢这些生命力旺盛,漫山遍野恣意盛开的小野花们。

天气虽热,走到林荫下,就会好很多。

小子买了一瓶饮料,里面好像有各种水果,味道确实不错,总体感觉新疆的吃喝的东西比较实在,真材实料。

公园超级大,走不完,根本走不完。

传说中的白桦林,没有哀伤,洒满阳光。

又是一片一片没名没姓,美丽至极的花儿们。

天高云低,尽显辽阔。

我已经不记得,我是先喜欢梵高,才喜欢向日葵,还是先喜欢向日葵,再喜欢梵高。也不打紧,梵高和向日葵,我都喜欢。


水上栈道,夏日骄阳下,我竟然幻想它被冬雪覆盖后的模样。

公园里的路,安静舒适,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多走几遍。

长这么大,这么多亲戚一起逛公园的场面,是不多的,所以今夜回看照片时,仍倍觉温暖,心怀感恩。走在最前面的,是小舅揽着阿涛。亲情就是如此神奇,哪怕多年没见你,平日甚至很少联系,但一见面,依然亲切亲热,可以自自然然拥抱你。






这种五角紫色的花,因为美貌,所以被收进了手机相册。



那对难得一见的舅舅和外甥,就在前面不远处。


婆婆可爱地摘了几个红果,拿来给我们看,看着就甜。

远处的一排排树,宛如新西兰郊区农场的一堵堵树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舅妈脚不利落,背影如少年,我非常喜欢和她聊天,她的目光明亮,笑容明媚,纯净平静又带着喜悦,总之,好希望自己在十几年后,能有那般清净的闲暇日子,有如风少年一般的轻快脚步,像小舅妈学习。




对面的远远的红楼是图书馆和一些健身运动馆所在地,边疆城市,城市公共设施配套不会因为人口少而打折,反倒觉得投资力度高出内地许多。


公园里很安静,是西安那些公园里几乎不可能有的安静,心生羡慕。

好想铺个垫子
拿本书,趴在光影里
看书,晒太阳,吹着风
度过一个漫长的午后




眼前千般景
行人寥寥
边疆,虽远,但美

风景如画
想必能常来此地晨练或者夕阳下散步的人
心里也会这样感叹吧

不知道为何
看到这样的椅子
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对老夫妇
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会儿
休息好了,继续走下去

这个角度的小野花们
放肆潦草甚至荒蛮
像二零零几年的日子

——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