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在贵州怎么“遛娃”?
除了避暑旅游,当然也要涨知识!
这6家宝藏博物馆,
恐龙、非遗、工业历史一网打尽!
现在就解锁《贵州博物馆遛娃地图》→
从2亿年前的贵州龙化石,
到苗绣里的蝴蝶妈妈传说;
从三线建设者的钢铁誓言,
到AR技术里的非遗新生……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
都在告诉孩子:
世界比想象中更奇妙。
贵州省博物馆
打卡亮点:贵州历史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有网友说,看了贵州省博物馆,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多彩贵州”。
这里馆藏文物8万余件,涵盖民族服饰、古生物化石及历史文物,汇集了黔中大地自然的奇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彩。绚烂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是这里最大的“亮点”,其中苗族服饰库与银饰库规模居全国第一。
把各种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民族服饰装入取景框,朋友圈“最靓的仔”就是你!
图片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亲子小贴士:这里还可以看到巨大的恐龙化石、奇特的海百合化石,仿佛穿越回远古时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开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科学探险。
打卡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107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00 停止入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打卡亮点:贵州地质奇观的“全景VR”
图片来源:仙女山的月亮
作为“世界喀斯特王国”,贵州堪称地质遗迹博物馆。而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就是这座山水秘境的微缩版!直接把黄果树瀑布、织金洞、万峰林“搬”进来,让你一睹古生物化石、矿藏资源等罕见地质宝藏。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贵州版“海底总动员”,关岭生物群是全球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天花板”,模式标本数量全国第一;一群“会发光的石头”,有晶莹的蓝色水锌矿,紫色、绿色、黄色交织的萤石,闪瞎眼的黔西南金矿原石和工艺品……“宝藏贵州”是真的有宝石!
图片来源: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亲子小贴士:这里不仅能看到溶洞复原,钟乳石、天坑,还有堪称“最硬核环保建筑”的石板房场景……孩子边玩边学,简直是“遛娃天堂”!
打卡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607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贵州民族博物馆
打卡亮点:藏在刺绣、银饰与歌舞里的“最炫民族风”
图片来源:贵州民族博物馆
贵州18个世居民族,把历史、信仰和审美穿成了“行走的艺术品”:苗族百鸟衣、侗族蓝靛染、布依族蜡染,苗族刺绣、锡绣,水族马尾绣,银角、银项圈、银帽、银梳……贵州少数民族的日常,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非遗秀”。
琴身刻着鼓楼的侗族大琵琶、苗家万事皆可吹的芦笙、像夜莺啼叫的布依族勒尤……这些民族乐器里藏着贵州山地原生态BGM。
图片来源:贵州民族文化宫
亲子小贴士:快带娃体验用AR技术“吹芦笙”“弹琵琶”,扫一扫AR,换装苗族百鸟衣或侗族蓝靛裙,再戴上VR眼镜,和苗家阿妹一起跳芦笙舞,跟侗族大歌队合唱,感受“歌舞海洋”的欢乐吧!
打卡地址:贵阳市南明区箭道街23号
打卡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打卡亮点:穿越时空,打开“地球的生命记忆库”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你知道吗?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关岭,2.2亿年前竟是浩瀚古海!
走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就像穿越时空隧道。这里的珍稀化石生物群以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代表,化石资源产出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且保存完整,被国内外学界誉为“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是我国近年来发现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保存地之一,为全球同期地层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
在这里,可以直观感受两亿年前的海洋奇观,见证大自然在漫长岁月中创造的奇迹。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亲子小贴士:提前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古生物的小知识,让孩子带上小本子和笔,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和知识点,回家后可以一起整理成一份专属的“古生物手账”。
打卡地址:安顺市关岭自治县
打卡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打卡亮点:钢铁与汗水书写的“激情燃烧岁月”
图片来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在贵州六盘水的夏日凉风中,有一座“红色地标”——国内首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见证着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壮阔历史!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无论是服役37年的“工业巨兽”SY0405号蒸汽机车,是泛黄的地质文献《贵州西部的石炭系》手稿,还是一套普通的理发工具——一位三线建设者的遗物……这些“带着体温的回忆”,带你解锁“中国凉都”的热血记忆。
图片来源:贵州三线精神博物馆
亲子小贴士:三线建设期间,六盘水发现了储量超500亿吨的煤炭资源,彻底改变了中国能源布局!馆内设有“老照片墙”,可扫码聆听建设者口述史,感受那个年代的温情与坚韧。
打卡地址: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社区水城古镇
打卡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场)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
打卡亮点:解锁千年汞都工业蜕变的“文明密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自西周起,铜仁万山汞矿便开始了朱砂开采冶炼。沿着如迷宫般的地下采矿坑道,矿洞内留下的数百年来采矿工人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遗迹遗物,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与汞矿遗址等20多处汞矿重要文化遗存一同镶嵌在万山朱砂古镇。这里曾是贵州汞矿数万职工及家属工作生活的地方。街上完整保留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物品,述说着那个年代的汞矿工人的悠悠岁月。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亲子小贴士:告诉孩子,“1958年至1962年,连续5年产量世界第一,创下占全国同期总量15.62%的外汇储备,承担起我国对苏还债的半数款项。”万山生产的汞因此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爱国汞”。
打卡地址: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土坪社区
打卡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6:30(16:00停止入馆)
这个暑假,带娃来贵州博物馆吧——
让他们在触摸历史的同时,
也触摸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多彩贵州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