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旅行系列将以贵州省作为收官之作。2019年发现的这片土地:一个原生态的、未经雕琢的中国,远离刻板印象。6年过去了,这段旅程依然萦绕心头。”日前,外网博主loic.lagarde结束贵州之旅后在ins上的深情分享,配以当地古朴村寨的图片,迅速收获超1700个点赞。
这并非个例,贵州作为“西南秘境”所展现的独特魅力,正持续“圈粉”全球游客。日前,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67亿人次、旅游总花费4226.94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150.24元,分别增长8.2%、10.6%、2.2%,其中,省外、境外游客分别增长13.6%、60.6%。
在贵州亚太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刘江林看来,贵州独特的资源禀赋、叠加政策东风以及政企合力深耕,共同点燃了入境游市场的引擎。“今年1至7月,我们旅行社接待的境外游客已突破3000人次,接近去年全年总量。”
外国游客游览民族村寨。周志军。摄
政策东风的吹拂,为入境旅游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底贵州加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过境免签人员不仅可在贵州全省范围内活动,还可从其他省(区、市)入境后到贵州进行旅游、商务等活动。此外,贵州省出台《贵州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产品创新、服务提升、营销推广等多维度构建支撑体系。
“更长的停留时间意味着更大的消费潜力。”贵港澳旅游联盟秘书长、航海家国际旅游服务(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戎笑笑分析,免签政策不仅降低了国际游客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更将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消费。
政策铺路的同时,贵州文旅主动“走出去”破圈。今年以来,从1月在曼谷启动东南亚客源合作,到5月赴澳大利亚开启“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悉尼推广周”,再到6月于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办“贵州活动周”,展示玉屏箫笛制作、苗族锡绣技艺等……一场场精准推介让“多彩贵州”文旅名片飞向全球。
航线网络加密也提供了硬件支撑。记者从贵州民航集团了解到,2024年12月17日以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持续运营至曼谷、新加坡、大阪、万象、雅加达、吉隆坡等1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机场内,境外来宾服务中心提供货币兑换、多语言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航站楼增加标识语牌,国际旅客通关效率提升,“落地即衔接”的中转服务让联程出行更便捷。
山门洞开的同时,不断焕新的文旅底牌,频频圈粉外国游客。在原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的记忆里,贵州的入境旅游,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的两张“王牌”是原生态的山地人文系统与岩溶地貌自然景观系统。
而今,这两张牌正不断“刷新”场景。在肇兴侗寨,除了传统的鼓楼对歌、篝火晚会,暑期新增的“村歌电音秀”让侗族大歌与电子乐碰撞,独特的音乐氛围让游客沉浸不已。肇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徐信基介绍,上半年,肇兴侗寨共接待境外游客4429人。
黎平肇兴侗寨。张洪渊 摄
新场景吸引新客群。刘江林介绍,坝陵河大桥等“超级工程”成为越南游客定制游新宠。“不少越南游客专门要求将高桥探秘加入行程,自然奇观与科技震撼的组合,很对他们胃口。”
当资源加速转化为吸引力,不断提升服务和提供新产品旅行社成为关键。基于贵州还不是国际航空枢纽和入境旅游首选地的现实,我省各大旅行社纷纷主动出击,联动周边省份推出联程产品,做好“+贵州”文章。
刘江林介绍,贵州亚太国际旅行社推出的“黔渝双城记”,将海龙囤、茅台镇、赤水丹霞旅游区与重庆洪崖洞等串联,已成为越南市场的爆款。“针对越南游客偏好清淡口味的特点,团队不仅筛选符合其饮食习惯的餐厅,还会在客房备好冰桶与啤酒。”
在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石培华看来,贵州凭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优势,为世界提供了五重价值: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贵州是一座清凉绿洲;面对都市喧嚣,贵州有阳明心学的宁静与思考;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千岛的千村万寨保留着浓厚的乡愁;文明冲突的当下,18个世居民族展现了和谐共生的智慧;数字化浪潮中,“中国天眼”在贵州群山中探索宇宙奥秘。他说:“这些优势足以让贵州成为全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