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中卫
武威不愧是凉城,早上起来就凉爽爽的,没有6月酷热的煎熬,让人不由得喜欢上他。

吃完早饭8点就前去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虽然不是凉城人,但在这里待了十七年,翻译了大量的佛经,我们熟悉的《金刚经》等近400佛教经典皆是他主持翻译的。他圆寂之前发下誓愿:如若自己翻译的经文没有差错,圆寂后舌头不化,果然它的舌头成为舍利子。
如今,这枚世界上唯一的舌舍利被供奉在武威市的鸠摩罗什寺。
舍利塔为八角 12 层,高 有33米,矗立在寺院当中,象征着鸠摩罗什大师的伟大功绩。

离开寺院,我们到达南门楼,曾是武威八景之一“夜雨打瓦”,虽然惊魂的声音已经不复存在,但城楼高大威武的气势不减当年。

距市区20公里的白塔寺,也是不能错过的景点,它是西藏回归中国的历史见证之处,也是1247年蒙古阔端和西藏佛教领袖萨班凉州会盟之地。从那时起,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大一统起到了重大作用,而萨班的功绩也不言而喻,当年他不顾63岁高龄,带着两个侄儿,不远万里,克服旅途艰辛来到这里,经过和蒙古汗庭阔端的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共识,

在白塔寺签署了西藏归属蒙古罕国的文书,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两年后,萨迦班智达圆寂, 阔端为他修建了一座藏式喇嘛灵骨塔,外加周围环绕的九十九座白塔,得名百塔寺也称白塔寺。

如此伟大的人物,如此重大的事件,都被记录在这个寺院的纪念馆中,35米之高的白塔在蓝天下伫立,那是萨班不朽的丰功伟绩,每一个对中国历史做出过贡献的人,都不会被人忘记。

离开白塔寺,我们也就和武威告辞别了,虽然有点匆匆,但武威丰厚的历史底蕴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从汉武帝的军威武功,到五凉的都城,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凉城武威在中国历史上始终熠熠生辉。

继续踏上我们的东归之旅,途中经过海拔3052米的乌鞘岭,它是河西走廊的起点、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迎着大风我们还是登山了山顶,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三大高原再此相聚,在碑前我留下一张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下山已经快4点了,3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中卫,5年前去沙波游览曾经过这里,这里的手抓羊肉给老公留下了美好回忆,
这次当然也不会错过,在京东外卖上,选了一家老字号,52元半斤的羊肉还是当年的老味道,再喝上二两白酒,今天圆满收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