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正坐在从上海虹桥开往兰州西的G3164列车上,手机进来一条信息,是朋友把我公众号里的那篇9.9万阅读量的文章发给我了,然后表扬了几句,看着信息,泪水滴在了书上。

整个车厢里,只有我一个人在看书,其他的,或者在看手机,或者在睡觉,还有几个盯着窗外的景色出神。
我看的这本书是上周末在潜山市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领取的,书名叫《储皖峰传》,作者是我们潜山的徐霁旻和储劲松两位老师。

储皖峰是我们潜山人,中国诗人、作家,师从胡适。1927年于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文史,参与创办《国学月报》。
1929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主讲国文与中国文学史,是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家。
这本书里写到了民国时期很多知名人士,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胡适等等。
书中胡适的肖像清俊儒雅,气质非凡,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男子,一目就倾心。
徐霁旻和储劲松两位老师为了写好这本书广泛搜集资料,知情人,亲友、当代研究者一一询问。
在我们的潜山,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家乡的人特别多,小月月只是其中的一小粒。

比如,和舒寒冰先生初次见面时,他给我的这套《舒州天柱山诗词辑校注解》就是潜山籍韩结根教授编著的,书里有写潜山的历代诗词一千二百余首,韩结根教授对这些诗词一一加注释,做解题,用词精致,这厚厚的两大本他一定倾注了很多心血,对我写家乡有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这本《山里亲戚》,是与张志国先生初次见面时得到的,这本书里编排了很多潜山美食,字里行间漫出了乡情。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潜山有太多的性情中人。
这个公众号写家乡潜山已历经了1016天,我坚持写了1016天,就有很多老乡坚持鼓励了我1016天,这两种坚持,但凡少了一种,都不会有这篇9.9万阅读量的文章。
一定有人羡慕我,也有人嫉妒我。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坚持,你也可以。
如果你要把写作这件事坚持练习1万小时,你会更出色。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所以,任何一个不是太笨的普通人都可以出类拔萃,只要你功夫下得够,付出过一万个小时的努力。你成不了大师,至少也会成为本行业的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
我写家乡潜山,虽历经了1016天,但平均每天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只要半个小时,也就是说,达到我现在这个程度只需要花508个小时。

不管你现在想做成一件什么事,别想太多,只管去做,每天都去坚持干一个小时,时间会给你惊喜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