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街道是历史上泗阳县城的所在地,1939年日军入侵,县城被毁。1948年7月,众兴镇解放,县政府移驻众兴镇,人们心目中的“老泗阳”,喻为县城的“厢房”了。
1958年设立城厢人民公社。
1983年6月,撤社建乡,成立城厢乡人民政府,辖25个大队,具体包括:徐庄、南五、塘东、运河,杨集、朱码、姚圩、界湖、陶庄、卜湖、桥口、陶圩、张李、陶桥、梁姚、南园、臧韩、东风、淤沟、司李、龙门、要武、临城、韩宅、联合。
2000年1月,城厢乡撤乡建镇。
2005年8月,城厢镇并入众兴镇。
2020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城厢街道,以原众兴镇的龙门、卜湖、南园、建南、陶圩、东风、城南、小圩、联合、南门园、建华、界湖、五堆、姚圩14个社区区域为城厢街道行政区域。

城厢街道行政图
联合社区
1958年设立团结大队,1964年3月,划为泗阳棉花原种场场带队。1965年4月,划为南门、西门、团结3个大队。1967年5月,南门、西门大队改称红旗、卫东大队。1970年1月,3个大队划归城厢人民公社。后来,红旗、卫东、团结3个大队合并,取名“联合”。
联合社区境内成子湖航道
城南社区
寓意是老泗阳县城的南边。
1958年,设立临城大队,1981年,在全县地名普查中,与史集乡凌城村疑似重名,更名为城南大队。2001年7月,村级区划调整中,与韩宅村合并,仍沿用“城南”之名。
城南新型社区
建华社区
由“建设中华”的美好寓意而得名。
1961年11月,县政府将众兴公社建华大队划归泗阳农场。2010年12月,建华社区划归众兴镇城厢社区管理。2020年7月,划归城厢街道办管辖。
建华社区桃源绿岛小区
小圩社区
明清时候,黄河故道水患频发,民众在桃源故城东门筑圩拒水,应对自然灾害,因此得名。
1964年3月,小圩大队由城厢公社划为泗阳棉花原种场场带队。1967年5月,更名为东方红大队。1981年7月,复称“小圩”。2007年2月,划归众兴镇城厢社区管理,2020年7月,划归城厢街道办管辖。
小圩社区东门桥
五堆社区
始称“五堤”,泗阳棉花原种场场带队,1967年5月,更名为五红大队。大队北与大运河相近、古黄河相依,历史上,饱受洪水侵袭,百姓筑堤,拦水削峰,境内有两条南北方向大堆,三条东西向大堆,堆高丈许,1981年7月,更名为五堆大队。
五堆社区蔬菜基地
南园社区
中国近代地学泰斗张相文先生的故居。1958年,设立和平大队,后改为要武大队。2008年7月,县政府在要武社区开工建设南园景区,2010年1月,因纪念张相文先生在地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扩大南园景区,将“要武社区”改称“南园社区”。
南园景区张相文故居
姚圩社区
据民国版《泗阳县志》载,民国六年(1917)姚子山筑,有户四十余,集初兴,治西十一里。相传,明末清初,姚氏从泗州城迁移至桃源县,部分落户穿城,部分落户在今成子湖边滩地。成子湖边的姚氏牵头筑方圆一里圩子,抵御洪水侵蚀,得名“姚圩”。
姚圩社区境内的泗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陶圩社区
据民国版《泗阳县志》载,清同治三年(1864)陶金来筑,有户三十余。
族长陶金来牵头,在四周修筑圩寨,防匪、降水患。西至今小南街西侧,南至城高路,东至陶圩供销社原址,北至后圩河。乡邻受恩不忘,故称“陶家圩”,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陶圩”。
2001年6月,原陶圩村与张李、陶桥2个村合并,仍保留“陶圩”地名。
陶圩社区文化广场
建南社区
1961年11月,县政府将众兴公社建中大队划归泗阳农场。建中和闸南两个社区合并时,居民都想使用本社区名字,干部和群众代表采取灵活的方法,从建中取“建”字、从闸南取“南”字,组合成“建南”社区。2010年12月,建南社区划归众兴镇城厢社区管理。2020年7月,划归城厢街道管辖。
废黄河桥
界湖社区
因其南面有卜湖,北面有锅底湖,界于两湖之间,故名“界湖”。
2001年7月,与陶庄村合并,仍定名“界湖”。
界湖社区境内的吴江(泗阳)工业园
龙门社区
因境内有龙窝潭而得名。黄河泗阳段堤身单薄,土质沙松,明清两代决堤频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河决龙窝口,俗云龙门口,后简称龙门。
2001年7月,村级区划调整,原龙门村与司李村合并,仍保留“龙门”地名。
龙窝潭进去
东风社区
名称演变经历了三个过程,建初称协同社,为了纪念本社烈士吉忠祥,更名为“忠祥社”。1966年,盛行“东风劲吹红旗飘”“东风吹,战鼓擂”等口号,将忠祥大队改为东风大队。2001年7月,村级区划调整中,原东风村与臧韩、於沟村合并,仍定名“东风”。
南门园社区
始称“南园”,意为城区南边的菜园子。新中国成立后,洋河区南园公社、王集区南园乡,与南园大队重名且设置在后,两个单位只好易名。
2010年,因县政府设立南园景区需要,更名“南门园”。
南门园社区蔬菜基地
卜湖社区
民国版《泗阳县志》载,卜家湖洼,泄入成子河,以入洪泽湖。
相传很久以前,山东卜姓人家携妻逃荒,到此安家,久之,卜氏人口渐多,“卜家湖”逐渐叫开,简称“卜湖”。
2001年7月,原卜湖村与桥口村合并,沿用“卜湖”地名。
卜湖新型社区
从14个社区名称来看,由姓氏演变为地名的有陶圩、姚圩、卜湖;由寓意得名的有建华、龙门、东风;因所处地理、地形得名的有城南、小圩、五堆、界湖、南门园;因名人故乡得名的有南园;因行政村合并而定名的有联合、建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