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秋天:老人“游山”,老玩法新花样,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不少老人选择登山赏秋,活动筋骨,吐故纳新,本是极好的事。然而传统“游山”玩法,却未免有些单调乏味。要么随着人流涌向名山大川,走马观花般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要么只是在附近小山上走一走,看一看,拍几张照片便算完事。这般游法,虽也能呼吸些新鲜空气,终究少了些意趣,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游山玩水何必囿于旧套?若能换种思路,老玩法也能翻出新花样,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以往老人游山,多局限于传统景区或是附近资源匮乏的乡村。如今不妨转变思路,选择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作为目的地。这些地方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保留了淳朴的民风民俗,更能让老人体验到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玩法上大可创新:不只是看秋山、玩秋水,更可深入乡村,体验农家秋收的喜悦。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果园里硕果累累,田间地头尽是丰收的景象。此时若能与农户交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事活动,帮他们收割庄稼、采摘果实,不仅能活动筋骨,还能切身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
我曾见过几位城里老人,在秋收时节结伴前往京郊农村。他们住在农家院里,清晨伴着鸡鸣起床,白天帮助农户采摘苹果、收玉米,晚上则围坐在一起,听老乡讲述农村的变迁和故事。短短几天,他们不仅领略了秋日的山野之美,更体验了农家生活的酸甜苦辣。
其中一位退休教师感慨道:“我在讲台上教了三十年书,说到粮食珍贵、农民辛苦,却从未像今天这样有如此深刻的体会。亲手收割玉米,才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与老乡促膝长谈,才了解农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和依然存在的困难。”
这样的秋游,已超越了单纯的观光娱乐,成为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老人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者。他们与农民一起劳作,分享收获的喜悦;他们住在农家,品尝地道的农家饭菜,感受乡村的宁静与淳朴;他们倾听农民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悲欢离合,体会他们的辛酸苦辣。
这种深度体验带来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除了活动筋骨、欣赏美景这些表面的益处外,老人们更能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他们了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内心;他们在与土地和农民的接触中,找到了与自然和社会的连接感,消除了退休后的孤独与失落。
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能够带来思想上的触动和转变。当老人们亲眼看到农民如何辛勤劳作,如何靠天吃饭,如何面对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他们会更加理解农业的重要性,更加珍惜粮食,更加尊重劳动。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思想转变,是任何书本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秋游归来,老人们带回的不仅是照片和纪念品,更是满满的感动和思考。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他们感受到了农民的淳朴善良,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不易。这些体验和思考,会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宝贵的财富,也会影响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
相约秋天,不妨换个方式游山玩水。走出传统的观光模式,深入乡村,体验农事,感受生活。这不仅仅是一次秋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土地、与农民、与自己的深度对话。在这个金秋时节,让我们以新的方式相约秋天,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亚洲龙星光探享HAPPY一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