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济南月牙泉“复涌”的消息引起了市民游客的极大关注。月牙泉是72名泉中地下水位最高的泉,总是最早停喷、最晚复涌。29米,称得上“月牙泉”复涌的标志线。8月21日,趵突泉水位已达28.93米,距离29米大关仅差7厘米。目前月牙泉是什么状态?“月牙飞瀑”景观何时出现?记者于8月21日上午进行了探访。
现状:目前仍在“滴答”,曾短暂“喷过”两次
21日上午,在五龙潭东南角,不少市民游客围在月牙泉池周边。记者看到,月牙泉的蘑菇石比较干净,没有泉水从顶部流下来,只是在蘑菇石的北侧有“水线”断断续续滴下来,在水面形成了小小的波纹。
一位外地游客有些遗憾地说,这两天看新闻说月牙泉复涌了,专程过来看看“月牙飞瀑”是什么样子,结果还是比较遗憾,没有看到。在此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8月20日)水量还是有些大,有“喷涌”的感觉,今天就停了。“滴答水倒是很久了,最近半个月出现了两次‘喷涌’景象,不过都很短暂,这说明水压还是达不到。”
据悉,“月牙飞瀑”是月牙泉特有的自然现象,泉水会从月牙泉顶部石窦中激出形成叠瀑景观。该现象因泉水自蘑菇状钟乳石顶部涌出后跌入池中,呈现“三尺飞瀑溅玉珠”的视觉效果而得名。
蘑菇石北侧有细小水线滴落 记者 刘飞跃 摄影 2025年8月21日
月牙泉为上升泉,因人工造蘑菇石导致泉眼距离地面2米,使得泉水喷涌比普通泉要难度大一些,但滴水不断则代表着月牙泉具备了喷涌的条件,这得益于济南的保泉和近期降水的双重作用。
以最近的一次降雨为例,来自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的数据显示,8月16日6时至17日6时,济南市平均降雨55.6毫米,全市218个雨量站点中,26个超100毫米。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573.3毫米,比常年同期487.3毫米多17.6%;比去年同期483.8毫米多18.5%。无疑,这些降水为月牙泉的“苏醒”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未来:地下水位暂时不再上升,喷涌还要再等等
作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中喷涌水位最高的泉眼,根据往年经验,当趵突泉水位超过29米时,“月牙飞瀑”才会出现,而这一现象也标志着七十二名泉全面复涌。8月21日,趵突泉水位已达28.93米,距离29米大关仅差7厘米。那近期“月牙飞瀑”景观会出现么?
记者梳理,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趵突泉水位总体呈现上涨趋势,但具体时间段又略有涨跌。7月3日,趵突泉水位正式突破28米大关,从7月22日至8月5日,趵突泉水位从28.06米涨到了28.53米,实现了14“连涨”。8月6日水位略降至28.52米,后又实现了15“连涨”至今天的28.93米。
南部山区是泉城济南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泉水补给区,上述两个水位增长的时间节点恰好与南部山区降雨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7月20日13时至7月22日8时,全市平均113.2毫米,折合水量约11.6亿立方米,其中南山区209.4毫米。全市200个测站中有166个雨量超过25毫米,其中有42个雨量超过50毫米,111个雨量超过100毫米。
虽然趵突泉水位持续上升,但最近几天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8月18日开始,趵突泉水位从28.89米上升至28.93米,其中8月20日和8月21日水位都维持在了28.93米,如果没有有效降水,该水位估计不会出现“陡增”的现象,这从侧面解释了月牙泉“喷涌”为何乏力。
历史:“复涌”时间有早有晚
清代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记载:“月牙泉,在西门外北巷中,形似初月,故名。水极清澈,有王氏宅临泉,隔一墙,内有巨池,蓄红鱼数十头,长几仗余,粗如巨桶,不知养自何年。”如今,月牙泉已经成为五龙潭的打卡之处,泉池内仍旧喂养色彩各异的鱼类。
月牙飞瀑景观 2022年7月19日 记者 刘飞跃 摄影
月牙泉是济南72名泉中喷涌水位最高的泉,月牙泉喷涌,也将意味着济南所有泉群全部喷涌。月牙泉喷涌与趵突泉地下水位密切相关,记者梳理,自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地下水位曾在2004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6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2个年份超过29米,多数时间集中在八、九月份。2010年9月23日、9月24日、9月27日,趵突泉地下水位为30.01米,为历史最高水位。
尤其是最近几年,月牙泉“复涌”与“月牙飞瀑”盛景与市民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不过时间并不统一,可以说有早有晚。2024年9月7日,月牙泉实现了复涌,2023年时间为8月2日。2022年7月16日至2023年3月4日,“月牙飞瀑”长达232天,这也刷新了趵突泉复涌以来的最长纪录。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