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环境中,植物与气候的互动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弦。8 月 19 日下午,甘肃敦煌突发沙尘天气,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一对相伴 54 年的 “夫妻柳” 遭遇意外,其中一株的枝干被狂风折断。这一景象被不少游客用镜头记录下来,大家在惋惜之余,也打趣地称之为夫妻柳 “离婚” 了。 沙尘中的意外断裂 8 月 19 日的敦煌,午后天气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逐渐被黄褐色的沙尘笼罩,狂风呼啸着掠过鸣沙山,卷起的沙粒打在游客的衣物上发出沙沙声响。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游客们纷纷戴上口罩和帽子,加快脚步寻找避风之处。就在这时,一阵更为猛烈的狂风袭来,伴随着树木断裂的脆响,景区内那对著名的 “夫妻柳” 出现了意外。 当时正在附近游览的游客李先生回忆,风沙最大的时候,能见度不足百米,风声如同低吼。他正躲在观景台避风,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 “咔嚓” 一声巨响,紧接着看到一棵柳树的枝干重重摔落在地。等风沙稍小时走近查看,才发现是 “夫妻柳” 中靠西侧的一株主枝被吹断,断裂处直径约有十几厘米,断落的枝干上还带着翠绿的柳叶,散落在沙地上。 另一位游客王女士当天下午进入景区时,风势已经开始变大。她第一次路过 “夫妻柳” 时,两棵柳树还枝叶相依,在风中微微摇曳。然而两个小时后返程经过时,就看到了折断的景象。“当时景区工作人员已经在现场设置了警戒线,正在清理断落的树枝。沙尘暴太大了,吹得人都站不稳,没想到把这么粗的树枝都吹断了。” 王女士感慨道,她手机里还存着上午在树下乘凉时拍的照片,那时的 “夫妻柳” 还枝繁叶茂。 不少游客将现场画面发布到社交平台,照片中能清晰看到断裂的枝干和散落的枝叶,背景是昏黄的天空和远处模糊的沙丘。网友们在评论区纷纷表达惋惜之情,有人说 “相伴半个多世纪,突然断了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也有人用轻松的语气调侃 “这是经历了 54 年的风风雨雨,终究没扛过这场沙尘‘闹别扭’了”。 相伴半世纪的 “夫妻柳” 20 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工作人员证实了 “夫妻柳” 枝干被吹断的消息。据介绍,这对 “夫妻柳” 属于旱柳品种,栽植于 1971 年,至今已有 54 年树龄。它们并非独立的两株树木,而是从同一根系生长出的两个主干,枝干相互依偎,姿态亲密,因此被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亲切地称为 “夫妻柳”。
 在鸣沙山月牙泉这片沙漠与泉水共存的独特环境中,“夫妻柳” 度过了无数寒暑。它们见证了景区的变迁,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游客。春夏时节,柳叶翠绿如荫,为沙漠中的景区增添一抹生机;秋冬时节,树叶泛黄飘落,枝干在寒风中依然挺立,成为大漠中一道坚韧的风景。不少游客来到景区,都会特意到 “夫妻柳” 下打卡拍照,感受这份自然赋予的浪漫与生命力。 在 “夫妻柳” 旁的简介牌上,详细记录着它们的故事。牌上的文字介绍了树木的品种、树龄,以及它们在沙漠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历程。简介牌旁还配有一张老照片,记录着 “夫妻柳” 早年的模样。每天都有许多游客驻足观看简介,倾听这对特殊柳树的故事,然后在树下合影留念,希望能沾沾这份 “相伴长久” 的寓意。 资料显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以 “沙泉共处、妙造天成” 的景观闻名于世,被誉为 “沙漠奇观”。但由于地处沙漠戈壁地带,这里常年受到风沙影响,不时遭遇沙尘天气袭扰。特殊的地理环境让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夫妻柳” 便是其中的代表。 历经风雨的生命力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并非 “夫妻柳” 第一次遭遇断裂。早在 1997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强沙尘暴就曾让这对柳树遭受重创,当时树木从根部被折断,几乎奄奄一息。景区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对其展开了精心呵护:清理断裂部分、进行伤口消毒、搭建防护支架、定期浇水施肥。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株看似已经枯萎的柳树奇迹般地起死回生,重新抽出新枝,并且生长得更加茂盛。 重生后的 “夫妻柳” 从原来的两个主干发展出更多分枝,形如一对恋人繁育出了更为强盛的下一代。这段起死回生的经历被写进了简介牌的故事中,让 “夫妻柳” 不仅象征着相伴相守,更增添了顽强生命力的寓意。许多游客了解到这段历史后,都对这对柳树充满敬意,认为它们是沙漠中生命力量的象征。
 一位经常来景区的本地摄影师张先生,从十年前就开始记录 “夫妻柳” 的变化。他的相册里存着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 “夫妻柳” 的照片:春天抽出新芽的嫩绿,夏天枝繁叶茂的浓绿,秋天金黄灿烂的落叶,冬天覆盖薄雪的枝干。“这对柳树就像景区的老朋友,看着它们一年年生长,感觉特别有感情。” 张先生说,得知这次树枝被吹断的消息后,他特意去景区拍了最新的照片,虽然有些惋惜,但相信它们一定能再次恢复生机。 还有游客回忆,19 日上午路过 “夫妻柳” 时,还在树下的阴凉处乘凉休息。“那是景区里为数不多的参天大树,树枝伸展得很开,周围能坐下一圈游客。大家在树下聊天、吃零食,孩子们围着树干玩耍,特别热闹。” 没想到仅仅过了半天,就发生了断枝的意外,让这位游客十分感慨自然力量的无常。 景区的保护与守护 8 月 20 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后续处理情况。“事发当天下午,景区就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 工作人员说,他们首先设置了安全警戒线,防止游客靠近受伤或被断枝砸到。随后组织人员清理断落的枝干,对断裂处进行消毒处理,涂抹保护剂防止病菌感染。 对于游客关心的树木存活情况,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树还活着,目前已经处于正常保护的状态。” 他们解释,此次断裂的只是部分枝干,树木的主根和主干依然完好。景区园林养护团队已经制定了专门的保护方案,包括搭建支撑架稳固剩余枝干、加强水分和养分补给、定期观察树木生长状态等,确保 “夫妻柳” 能够继续健康生长。 在景区内,“夫妻柳” 所在的区域已经拉起了临时防护栏,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对断裂处进行细致处理。一位穿着园林工作服的师傅拿着刷子,小心翼翼地给断裂的树干涂抹保护漆,另一位师傅则在周围清理散落的枝叶。不少游客远远地驻足观看,向工作人员询问树木的情况,在得知树体存活后都松了一口气。 景区负责人表示,敦煌地区的沙尘天气属于常见自然现象,景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应对预案。对于园内的树木,尤其是像 “夫妻柳” 这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会进行重点监测和保护。每年都会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加固和病虫害防治,以增强它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阳光重新洒满鸣沙山,经过沙尘洗礼的天空格外清澈。“夫妻柳” 虽然少了一截枝干,但剩余的枝叶依然挺立在沙丘旁,与远处的月牙泉相互映衬。工作人员在树下忙碌的身影,游客们关切的目光,都让这片沙漠中的绿意显得更加珍贵。风吹过柳叶,发出轻轻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故事,也预示着下一段生长的开始。
|
内容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合作伙伴及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邮箱:88@88.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