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貌,既塑造了贵州壮丽的山水画卷,也孕育了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体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县域文旅融合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报告基于迈点研究院“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CTDI)”数据,系统分析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维度表现、核心优势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旨在探索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为贵州省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提供决策参考。
一、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1、 整体竞争力表现
近期,迈点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100强榜单”,贵州省有13个县域入榜,展现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入围数量来看,在全国各省中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从排名分布而言,荔波县跻身全国前列,位居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的第5名,兴义市、丹寨县、凯里市等处于中等位置,发展空间较大。
从贵州省内部来看,荔波县具备全国标杆性竞争力,近年来,荔波县深入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双重优势,通过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创新文旅体验场景,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注入持久动能;而兴义市、丹寨县、凯里市、镇远县、赤水市、雷山县、桐梓县、习水县、盘州市也凭借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跻身省内前十,共同构成了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的“第一梯队”。
2、 核心资源基础
1)自然资源禀赋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由125.8万座山头组成的山地“公园省”,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水风光等自然景观,如万峰林、黄果树瀑布等,为发展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民族文化资源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文化千岛”之称。截至目前,贵州共拥有5项世界遗产,包括4项世界自然遗产和1项世界文化遗产,159项非遗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同时,贵州拥有 1328 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12 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之首,这些村寨是民族文化展示的活态博物馆。
3)历史与红色文化资源
贵州省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例如,贵阳市乌当区黄连村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红色研学路线,吸引省内外近万人开展红色研学游。全省还有许多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旧址、遗迹等,这些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3、榜单细分维度分析
根据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CTDI),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在经济实力、增长潜力、产业融合、绿色水平和媒体传播五个细分维度均有一定表现,其中,经济实力与产业融合维度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实力指数
贵州省TOP10县域的经济实力指数为22.37,全国县域TOP200平均值为22.06,贵州省超出全国TOP200县域平均水平1.40%。这一数据印证了贵州 “文旅强省” 战略在县域层面的落地成效 —— 通过将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等 “软实力” 转化为文旅经济 “硬支撑”,县域已成为贵州文旅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这也为西部其他省份提供了参考:即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只要立足特色资源、做好融合开发,县域文旅仍能实现 “弯道超车”。
2)增长潜力指数
贵州省TOP10 县域的增长潜力指数为18.28,全国TOP200平均值为18.39,略微低于全国平均值。这一数据表明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比如增加5A、 4A 级景区创建力度、扩大旅游投资以完善配套、优化全域旅游规划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等。
3)产业融合指数
贵州省TOP10县域的产业融合指数为18.72,全国TOP200平均值为18.55,优势为0.93%。贵州县域的旅游发展长期依托 “民族文化”、“生态资源” 两大核心,而产业融合指数的优势恰是这一路径的体现:通过将非遗、民族演艺、夜间文化消费等与旅游深度结合,突破了传统观光旅游的局限,形成 “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的融合业态。
4)绿色水平指数
贵州省TOP10县域的绿色水平指数为7.92,全国TOP200平均值为7.99,较全国平均水平低0.9%。这一差距表明在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平衡发展与保护,特别是在城市建成区绿化精细化管理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面,以及在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为更多国家级品牌认定方面,贵州的县域仍有提升空间。
5)媒体传播指数
贵州省TOP10县域的媒体传播指数为7.11,全国TOP200平均值为 7.15,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核心景区(如黄果树、荔波)声量集中,但县域整体文旅资源未形成协同传播效应,中小景点曝光不足。未来可采取建立全域融媒体传播体系、深耕用户互动内容、加强行业平台主动渗透等措施,提升传播声量。
总体来看,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在经济实力和产业融合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增长潜力、绿色水平、媒体传播的优势相对薄弱,未来需在这三个维度上持续发力,比如加大旅游投资、媒体宣传力度等,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优势与挑战
1、优势分析
1)资源禀赋突出
首先,贵州省自然景观丰富:拥有喀斯特地貌、瀑布、溶洞、山地森林等独特资源,县域生态多样性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基础。其次,民族文化多元: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聚居区保存了完好的传统村落、非遗文化(银饰、蜡染、侗族大歌等),适合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
2)政策支持力度大
国家战略层面,贵州是“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同时享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红利,文旅项目易获资金和政策倾斜。省级层面,贵州提出“旅游产业化”战略,推动“全域旅游”。
3)交通条件改善
贵州是西部地区首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铁网络(贵广、沪昆、成昆等)缩短了与周边省份的时空距离,县域可达性显著提升。
4)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周边游、乡村游的兴起,短途生态旅游需求旺盛,贵州县域的避暑气候、康养资源等吸引川渝粤等客源市场。
2、挑战分析
1)开发水平不均衡
一方面同质化严重,部分县域过度依赖“农家乐”、“民族表演”等模式,缺乏差异化定位。另一方面,旅游配套不足,如高端住宿、特色餐饮、文创产品开发滞后,游客消费链短。
2)基础设施制约
受山区地形限制,部分偏远县域内部交通仍不便,景点分散,旅游环线未完全打通。此外,公共服务不足,旺季停车难、厕所卫生差、网络信号弱等问题影响游客体验。
3)专业人才短缺
缺乏文旅策划、营销、数字化管理人才,导致资源整合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
4)生态保护压力
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脆弱,土层浅薄、植被易破坏,过度开发易引发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
三、发展建议
1、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体验式消费新场景
超越“门票经济”和观光模式,推动文旅与农业、康养、体育、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重点发展沉浸式、互动性强的业态,如利用特色梯田景观打造集农耕体验、生态餐饮、田园民宿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依托凉爽气候和良好生态,开发山地徒步、越野骑行、悬崖度假等康养旅居产品;联合学校或研学机构,设计以喀斯特地质科普、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路线。通过打造这些复合型消费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客单价,真正让流量变为“留量”,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增值。
2、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化提升体验与管理效能
充分利用大数据、VR/AR、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为传统文旅赋能。线上,搭建智慧旅游平台,整合县域内旅游资源,提供一站式预约、导览、支付及分享服务,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进行精准营销,生动讲好本地故事。线下,在景区、博物馆引入AR实景导航、VR历史场景还原等互动项目,增强游览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建立县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客流、车流及消费偏好,为精准营销、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服务的个性化与管理的精细化。
3、践行生态与文化可持续,确保发展的长效性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所有文旅开发项目必须优先考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旅游方式,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回收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文化层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当地社区和居民参与文旅项目的开发、经营与决策,确保其成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而激发内生动力,避免文化表演化和过度商业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文旅融合的长期健康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优化全域旅游环境
交通是实现县域文旅发展的先决条件,应着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连接主要景区、特色村寨的道路等级,开通旅游专线或定制客运服务。同时,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的品质与特色,大力发展融入当地建筑美学和文化元素的精品民宿、主题客栈,而非盲目建设大型酒店。更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营造诚信、友好、安全的旅游环境,从细节上优化游客的全程体验,塑造良好的口碑和目的地形象。
四、结论与展望
贵州省县域文旅融合依托其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双核”资源禀赋,在“文旅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荔波县为全国标杆,兴义、丹寨等多县市协同发展的“第一梯队”,并在经济实力与产业融合维度展现出比较优势。然而,其发展仍面临增长后劲、绿色管控、传播声量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性挑战。
展望未来,贵州县域文旅应坚定“融合”与“可持续”之路,通过深化“文旅+”产业跨界、强化数字智慧赋能、坚守生态文化底线、完善基础服务配套等核心策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最终,推动文旅发展从景点观光向全域体验升级,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升华,为贵州省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与度假康养目的地奠定坚实的县域基础,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