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深急救
夏季户外的风险,从来不是单项的,而是夹杂高温、暴雨、蛇虫、温差等综合风险。近日,台风“韦帕”蓝色预警信号发布后,仍有两人擅自登山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被困,最终经救援人员12小时艰苦努力才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此时台风“韦帕”已升级为橙色预警。
8月15日,深圳市大鹏新区依据《关于划定深圳市大鹏新区自然灾害危险区的通告》,对两名未经许可擅自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的游客,依法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这是深圳市依据《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针对“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行为开出的首张罚单,也是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这张看似冰冷的罚单,实则深藏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据深圳120调度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仅攀爬梧桐山需要急救的伤患就达27宗。深圳市急救中心提醒爱爬山的朋友们,出行之前一定要做好自身评估和各项准备。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爱自己就是爱他人。
严格遵守开放时间,闭园后有序撤离
出行之前,关注景区开放时间。比如梧桐山风景区开放时间为每日早上6:00至夜间19:00。19:00闭园后,景区大门及各登山口将实行“只出不进”管控,请计划登山的游客合理安排行程。
若已入园且未在闭园前下山,切勿继续游玩,请沿最快捷、安全的路线及时下山。对闭园后滞留景区且拒不配合撤离的行为,景区将依法予以劝离并记录,情节严重的将报相关部门处理。
景区严禁夜爬,切勿以身涉险
深圳市急救中心提示,有不法分子夜间会在景区入口及周边以“熟悉野路”“夜间直达山顶”等话术诱骗游客,收取不菲的“带路费”。另外,部分人以“户外达人”等称号吸引眼球,通过微信群或自媒体直播等线上手段,组织不知情网友违规夜爬,通过收取报名费或兜售户外用品牟利,其声称的“路线”实为未开发区域,无任何安全防护设施,且存在塌方、落石、迷路等致命风险,一旦发生险情难以及时施救,请广大游客切勿轻信此类人员,以身涉险。
关注天气动态,恶劣天气配合应急避险
密切关注景区天气变化,关注各官方账号及时发布的预警信息。如遇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管理处将第一时间开放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管理站等应急避难场所,提供临时避险空间,请游客立即停止登山或户外活动,就近转移至避难场所避雨休整,切勿冒雨下山或继续游玩。
若因极端天气需临时封闭部分步道或全园,游客请服从工作人员引导,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待天气好转后按指引返程。
选择正规游览路线,严禁进入未开放区域
景区内所有未开放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未开发山谷、悬崖陡坡、人迹罕至的山脊线等)均未设置安全护栏、警示标识及应急救援设施,存在滑坡、落石、迷路等重大安全隐患。请严格遵循景区导览图及标识指引,沿已开发步道游览,切勿因猎奇、跟风或轻信网络“小众路线”推荐进入未开放区域。
绝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或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这些地方往往地形复杂、通讯断绝、救援困难。出行前务必详细研究路线,了解路况、距离、预计耗时及潜在风险点,并将行程计划告知家人或朋友,明确返回时间。
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强化风险意识
安全爬山,请记住以下登山小贴士:
1、携带充足物资至关重要,包括远多于预计需求的水和高能量食物、备用电源、急救包等。即使是短途行程,也应做好过夜应急准备。选择透气、快干的长袖衣裤,穿专业防滑登山鞋。
2、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天气突变或感觉体力不支、有迷路迹象,应立即原路返回或寻找安全地点等待,切忌心存侥幸强行穿越。雷雨天气时,立即远离大树、山峰、电线杆等易遭雷击区域,切勿在空旷处停留。
3、避免单独行动,未成年人、老年人及体能较弱者需由成人全程陪同。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认识到个体在荒野力量前的渺小,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关键。
4、如遇身体不适(如头晕、呼吸困难等)或迷路,立即拨打110、120或景区24小时值班电话,切勿盲目冒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