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穿着拖鞋,皮肤黝黑,一身随意的运动装扮,马子登台分享他从事户外产业的心路历程。台下听众主要是来自成都文旅领域的多家优质企业和投融资机构。
8月20日,在这场由成都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协办的路演活动上,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职业化重装徒步纪录片团队,“阅路山”走向台前。而它的创始人马子,俨然一个从“野路子”杀出的“异类”。
过去数年,马子没日没夜地往山里跑,去到那些人迹罕至、风光奇绝之地,汇聚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或是重装徒步隐秘的小径,或是露营极致的高原星空下,从他念他翁到希夏邦马,再到珠峰东坡,与暴雨、浓雾、滑坡等意外风险“不期而遇”,同时邂逅无数的美好真诚、困苦的瞬间以及挣扎的自我。
“我很早就痴迷上了户外,它已经成为我重要的生活方式与存在的痕迹,我很感激家人与朋友这么多年的支持,让我一直走在一条‘野路’之上。”马子说。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马子习惯了面对雪山与不同的植被带,应对莫测的天气与地形。“我还是享受在山野里面待着,跟户外的一切打交道,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心之所向,”马子向记者谈起参加路演后的感受。
2021年,阅路山在武汉成立。去年8月,马子开始在成都组建团队,跟合伙人联合成立了成都阅路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并在玉林盘下了近300平的工作室。
在马子看来,无论是人口基数、雪山资源、户外运动的细分程度,还是相关产业的活跃度,成都都堪称国内的“户外中心”。正因如此,他选择扎根成都。
硬核团队:不排斥商业,需要的是懂行与尊重
2020年8月,马子和团队重装徒步,穿越上千公里的横断山脉。在山里已经走了一个月的他们,早已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在海拔4300多米处,上午的气温还有二十摄氏度,下午便突然下起大雨,晚上又接连漫天大雪,寒风四起。
队伍中的女生格格突然得了重病,症状像是高原反应加“打摆子”,脸色发乌,嘴唇发白,浑身打哆嗦,裹了几层睡袋也无济于事,营地方圆二十里没有任何信号,牧民也因为大雪提前下山了,也没有任何对症的药品。
“第二天早上,格格病情越来越严重,队伍里的人分头行动,有的冒雪找牧民,有的用卫星电话联系外界,有的则守望在营地照顾病人。我们经历了三天两夜才联系到山下的村民,把病人送上马,救回山下,”马子向记者分享这段令他难忘的经历。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马子和他的朋友正是凭借一次次真实的体验与真诚的表达在互联网收获了无数粉丝。五年的时间过去了,阅路山在圈内已经颇具名气,户外的朋友们来来去去,走向不同的旷野。在马子口中,所有关于徒步的惊心动魄与美好想象,都化作了一种高度日常的冷静与理性。
如果聊户外,马子与他的团队无疑是国内最硬核、也是最专业的创作团队之一——徒步里程超10000公里,累计海拔爬升高度250000米,中国户外界奥斯卡“金犀牛”奖的得主陆续加入团队。
历经多次危险,他和团队探索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千公里级徒步路线,产出200余个户外徒步路线视频,单平台播放量破1500万。“我们的确算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探索者’,”马子说。
图片来源:视频网站截图
但涉及商业,他显然是一个“过于纯粹”的“野人”——不同的明星工作室和国内外户外大牌抛来橄榄枝,马子跟团队都不愿意去“作秀”,而是希望呈现更加真实的内容与产品。
“我们只希望做一些极致的以及团队一致热爱的事情,我们从不排斥商业合作,我们需要的是你真正懂行、懂得尊重自然,也包括(尊重)人。”马子说。
“在国内的户外徒步领域,我们慢慢向着头部靠近,我们始终认为真诚地做内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对得起那个背起行囊的自己及身后的期待,”马子向记者分享,“虽然我们拥有了一定的流量,但我们不愿为了流量妥协;虽然我们身处旷野,从未想过如何征服,而是思考如何走进与融入。”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扎根成都:希望探索、推动建立户外标准
从城市绿道、郊区露营地再到山地景区,近年来,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孕育着一个高度活跃的“户外生态圈”,汇聚起庞大的国内外“户外人口”。
不过相较于欧美上百年的户外徒步及登山历史,国内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法国的霞慕尼小镇,被阿尔卑斯山脉环绕,有着登山、攀岩、滑雪、徒步、飞伞等运动,成为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欧美国家的千公里级国家步道的建设时间都很早,也很完整,沿途的补给、环保的理念、步道的标准化设施都相对完善,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对象。”马子说道。
2021年,阅路山在武汉成立。去年8月,马子开始在成都组建团队,与合伙人联合成立了成都阅路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玉林盘下了近300平的工作室。
在马子看来,无论是人口基数、雪山资源、户外运动的细分程度,还是相关产业的活跃度,成都都堪称国内的“户外中心”。正因如此,他选择扎根成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阅路山也一直想给中国徒步行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在徒步纪录片、徒步轨迹,还是户外安全以及步道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我们都集齐了一帮热爱这个行业的团队,一起执着地去推动这件事。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用更加弹性的、包容的政策措施,促进户外产业发展,”马子表示。
最近五年,马子相继完成了几个重要徒步项目的拍摄,包括2020年的《百日大横断》;2022年至2023年期间聚焦西藏雪山风光的《极径》;2024年去到新疆拍摄的《大疆南北》。
“我们希望花十年时间去徒步国内的101条徒步路线,并推动其成为‘国家步道’。团队后续也会去到世界各地考察完善的千公里级步道,为国内的徒步步道建设提供标准及参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谈及未来的路,马子表示,“希望可以拍出更加极致的户外电影,目前这一领域基本上都由国外团队所占据。我个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单人徒步穿越亚马逊丛林,哪怕是一段也好。”
每日经济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