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的清晨,盘州市被一场瓢泼大雨裹住,雨点砸在车窗上噼啪作响,视线里的乡村都笼着一层水雾——我今天的自驾,就这样在“风雨兼程”的序幕里开启了。

出发前还对着天气预报犹豫过,可一想到织金洞的“溶洞之王”盛名,还是拧了车钥匙。雨势没半点收敛的意思,高速上的车流都放慢了速度,前车尾灯在雨幕里晕成一团团暖黄的光,我握着方向盘,盯着前方若隐若现的路牌,倒也生出几分“冒雨寻奇”的期待。


沿途的风景被雨水洗得格外鲜亮。原本青灰色的山峦,此刻裹着浓得化不开的绿,云雾像绕在山腰的白纱,一会儿缠上峰顶,一会儿又被风扯散。



原本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大雨造成高速暂时封闭,我们都被分流到了国道246上,车流量大,跑不起来,还在六盘水市区走了一段,路上积水比较严重。

雨时大时小,等终于看到“织金洞景区”的指示牌时,裤脚都被下车时溅起的泥水打湿了。

可当踏入溶洞的那一刻,所有的奔波疲惫都被抛在了脑后——洞外是风雨飘摇,洞内却是另一番恒温静谧的天地。


刚进洞就被凉意裹住,雨水带来的闷热瞬间消散。借着灯光望去,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从洞顶垂落,石笋从地面拔起,有的像展翅的雄鹰,有的像层层叠叠的玉帘,水滴顺着钟乳石尖滴落,在石笋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大自然的私语。







导游指着那根17米高的“银雨树”,说它是百万年水滴雕琢的奇迹,灯光下,它泛着温润的光泽,倒真像一棵玉树琼花,让人忍不住驻足惊叹。

走在洞内的步道上,偶尔能看到岩壁上渗出的水珠,与洞外的大雨遥相呼应,仿佛这洞是连通天地的秘境。那些被命名为“广寒宫”“凌霄殿”的景观,在灯光映照下更显奇幻,让人忘了洞外的风雨,只沉浸在这亿万年地质变迁造就的奇观里。






等走出溶洞时,雨已经小了些,天边甚至透出了一丝微光。站在景区门口,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山峦,忽然觉得这场大雨并非阻碍——若不是这风雨兼程的奔赴,或许也不会如此珍惜洞内的静谧与神奇。



晚上在两百多公里外的民宿住下,窗外还飘着小雨,听着雨声,翻看白天拍的织金洞照片,心里满是满足。这趟从盘州到毕节的雨天自驾,没有晴空万里的惬意,却多了份“寻得奇景”的踏实——原来好风光,从来都值得冒雨奔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