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唐代的空杏寺
空杏寺位于肥城市仪阳街道空杏寺村,创建于后唐时期,因寺内无核杏树得名,别名“涌泉寺”。
该寺创建于后唐,金代重建,明代弘治至清代同治年间经多次重修,相传明清佛事香火极盛,寺产丰盈,僧侣众多,庙地数百亩,方圆数里,其建筑规模与灵岩寺相同,曾与长清灵岩寺齐名。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体建筑有山门、钟楼、天王殿、东西偏殿、后大殿和西跨院禅房等。
清嘉庆碑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四月重修空杏寺碑文载:“大清国山东济南府肥城县东南有古刹一座,名曰空杏寺,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重修于大金,屡修于大明。”
根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志》的记载,空杏寺的名字源于院中种植的一棵杏树:后唐有一纳子(出家人)来居于此,植杏一株于中庭,杏熟而核自落还复合之(杏熟了后从枝头落下,摔裂后发现里面没有杏核),颗颗圆成因名。又因古刹前有泉井一眼,深数丈,丰水季节泉水涌动而出,成为一方之奇观,故又名涌泉寺。而那处古泉:涌泉,村民祖辈饮此水为生。
空杏寺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古寺,还是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发祥地。1938年1月,日军入侵肥城,1月中旬,边院、安临站等地的两支抗日武装与张北华、远静沧等率领的10人、11支枪的夏张抗日武装,在空杏寺胜利会师,起义部队扩大到100余人、80多支枪。张北华根据省委决定,在空杏寺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开展夜袭肥城、界首战斗等抗日行动,举起泰西武装抗日的大旗,点燃了泰西熊熊的抗日烈火,成为泰西地区武装反抗日军侵略的主要力量,揭开了泰西人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同年5月,建立了以段君毅为书记的泰西特委,11月底,统一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成为一支有四千余人的山东抗战劲旅。
武装起义的旧址位于空杏寺西院内,原为和尚禅房,有正房、西厢房和南屋各三间。现已改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由涌泉井一路上行,经层层石阶即到了空杏寺山门前。山门全石结构,方形,中间为拱形门洞,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十月。
由山门下穿行而过,正北即为天王殿。只是眼前的天王殿修缮的看不出个所以然,就是一眼看上去会误以为只是村里一座极为普通的石块房子而已。
西边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旧址也是落锁的,无法入内。好在村委会院门大敞,可以进入。院子东侧也就是天王殿后面只有一方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修涌泉寺记古碑。
而西侧则树着三方古碑,石块材质的原因,加之风化严重,左边两块上面的字迹太难辨认了,真是俩眼珠子都抠出来也看不清,但在从政府网站上面查到了资料。
左边第一块
重修空杏寺记;落款:康熙拾壹年XX月吉旦立
中间古碑
碑额双行竖题:“重修空杏涌泉寺记”,上题:“重修双號空杏涌泉禅林碑记”,落款:吉龙X嘉靖二十五年岁次丙午季X中旬吉旦立。
最经典的右侧石碑
是寺内保存最早的石碑,为元代重修空杏涌泉寺圣旨碑。碑帽顶着几条遒劲蟠龙,中间镌刻着篆书“宣赐涌泉寺圣旨碑”。碑文则为楷书,用白话文记载了成吉思汗、月古台、薛禅、完者、曲律五位皇帝赐建空杏寺的恩赐,包括免除寺院田赋、禁止侵扰僧侣等条款,体现了元代皇室对佛教的扶持政策。
----在欣赏古碑时,我习惯于先看落款找立碑年月,但这个“鼠儿年”把我整蒙了,琢磨着哪朝哪代也没有以“鼠儿”为年号的啊。网上说是元代所立,查来查去也没找到元代哪位皇帝年号的前缀有“鼠儿”二字。最终看到“元朝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立”,才恍然大悟,这是以生肖年为记的,此碑应为年初所立。
而且碑文是白话文,内容通俗易读,但不易懂。。。现将网上搜到的资料译文分享给你们,如果有机会,可以实地来看看这块元朝白话古碑。上面竟然还有“俺的”,但看译文虽是大白话,却是古人大白话----如果你们有看过兰陵笑笑生写的那套经典小说,就理解古人说白话也是拿腔拿调,与我们背阅的文言文还是不一样。兰陵笑笑生是明代作者,明灭了元,元明两朝之间的语言风格基本差不多。
元代碑西北方向的空地是历代高僧禅师的墓塔构件,但墓塔林位于寺院西300米处,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墓塔林下的历代高僧禅师的尸骨早与土地混在一起,只有七零八落且被敲凿损坏的残损石塔构件散落林间。村子全部收集起来摆放在村委会大院里了。
这些墓塔有座,有身,有刹,上面依稀可辨别僧名、年号及经文等。
遗憾的是历经一千多年,遭受战争兵燹,还有最后的十年人为,空杏寺早已破败不堪,现仅存了山门、西跨院和天王殿遗址,和散落一地的历代高僧禅师的墓塔构件。2018—2022年期间,作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省市两次拨款,对空杏寺西跨院、正房及东院天王殿进行了修缮。
同样也建村于唐代的空杏寺村
空杏寺所处的村子,建于五代后唐年间(约924~936年),因邻近“空杏寺”而得名。村子地处丘陵,北、东、南三面环山。
而空杏寺村原先就是寺庙的佃户村,名为大寺前村。古时空杏寺有庙地数百顷,周边村庄或外地逃荒的百姓纷纷来到这里,靠种寺院的庙地为生,并就地取材,修建了石屋院落,慢慢形成了村子。
不同于刚才游客和村民较多的圣井峪,空杏寺里所见到的多是留守老人,坐在墙跟下乘凉。
只是万没想到,如此偏僻清静的小山村竟然也开了一家农家乐?!院子里跑出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墙角还有一条不怕人的白狗子瞥我一眼又缓缓地踱步离开----感觉这只狗子瞧不起我,可是我也不敢给它点colour看看。
顺着农家乐前的小巷向北,是一座横跨河道的小桥。要不是两侧的护栏,水泥浇铺过的路面让你根本看不出脚下是座桥,桥下的河道干涸不见丁点水,且长满了蔓藤杂草,倒像是一条“绿油油大河”。
紧邻桥头的西侧是一座很方正的石头房子,外观看着像是二层石楼。无数石块砌在一起,严丝合缝,不由得感叹石匠的手艺很是了得。
都进秋天了,怎么还是热啊,没有云彩遮挡的太阳,散下来的阳光要晒死个人哟,衣服都被汗水侵湿塌在身上。
小巷尽头有位赤着膀子的大爷正在清扫地面上的枯叶干枝。
大爷那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被晒成了黑红色,干瘦干瘦的,没有一丝赘肉,但大爷看着瘦归瘦,却又全身透出精干的健康,不是那种羸弱的瘦。
与大爷打过招呼后,大爷问我渴吧?进屋喝点水,并邀请我进他家院子看看。同时我也得知刚才河道边那栋方正的石头房子就是大爷家。
大爷说,因为临着河道,怕泛潮,当年盖屋的时候铺垫了三屋石头呢。后来我特意看了看那座屋子的北墙,还真是呢,难怪外观看着像是一座二层楼。
问大爷,孩子们是不是都在城里?
大爷说他就一个kei(俺懂,客,一个闺女)。但心里也疑惑以大爷的年纪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儿?不得两个三个?
斗胆问了下大爷的年龄。
大爷说他七十六了。
“哦哦!大爷,您是不是50年的?属虎?”我猜测着。
“啊,是啊。”大爷点点头。
“您和我妈一样大,但我妈1968年下乡去了临沂,当年计划生育的时候,我妈因为在临沂地区,那里管得相对松些,就生了我,我上面还有个76年的哥。”给大爷讲述着我的幸运,“那您外孙也常回来看您吧?”
“来,还开车拉着我进城哪。”提起自己的大外孙,大爷露出满脸的骄傲。
“大爷您是自己住吗?”
“不,还有我老伴,她出去放羊啦。”大爷说着,“进屋看看吧。”
大爷很热情呢,但考虑那是人家的隐私,我婉拒了。
大爷说他的右腿前阵子受了伤,骨头有点扭了,现在走路也不利索,并拉开肥大宽松的裤腿向我展示他那几近变形的膝盖。
我也给大爷露出了我的左小腿,把大爷登时吓了一跳。
因为我左腿膝盖往下全是紫色,跟中了毒似的。还不是14号那天,我上公交车的时候,一脚踏空,好巧不巧地瞄准了公交踏板和BRT站台之间仅有的二十来公分空隙踩了下去,小腿狠狠地磕到了公交踏板上,给全车四五十个乘客当场单腿跪了。当时就疼得我呲牙咧嘴,小腿又麻又热,疼哇。上到公交车,左腿一直曲着,试探着晃晃脚丫,能动,没伤到骨头。但明明磕的是小腿,为啥三天后整条左小腿到脚面和两侧脚踝全变了黑紫色,还肿了。。。
晓得为啥三十六七度大热的天,我去花田北张壁画村穿的是牛仔裤了吧----穿短裤露出黑小腿会吓着别人。好在我“年轻”,庆幸我平时运动多,吃得营养丰富,换别人,肯定得骨折----公交公司要感谢我没讹他们钱财。
大爷关切地让我可得小心点,我那紫色小腿真真太吓人了。
在空杏村南侧众多石头房子里穿来走去,除了刚才那位大爷,几乎空无一人,不是只余了一面残墙破窗的屋子,就是不知锁了多久无人居住的废弃老宅,木门上也没有红色对联,斑驳脱色与旁边的石块褪成了一个颜色。木门里面的的杂草树木长期无人修剪,也肆无忌惮地从门后的院子里探头长出来,铺满了墙头,即使是青翠活力的绿色,却也只有满眼的萧条落寞。
空杏寺破败颓废成了遗址,曾经热闹的空杏寺村也随之渐渐地变了静谧,隐在大山之中更显清幽。
这次肥城一日游,我最喜欢空杏寺村,其次,我一定要找机会再去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说到做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