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间如何进一步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深化合作?答案或许就蕴藏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之中。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成为促进国与国、民与民之间交流互鉴、情感相通的“看不见的外交官”,其力量润物无声,其影响深远持久。作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阿旅行商大会,正是这一力量在中国实践中的生动缩影和有力印证。
文化旅游是展示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是传递地域气质魅力的媒介,更是承托友好往来的桥梁。十几年来,中阿旅行商大会先后邀请了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相关媒体等来宁参会,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界共享发展经验、共推人文交流,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新金桥”。
大会坚持“国家所需、宁夏所能、文旅所向、企业所盼”这一思路,首次搭建了国际、国内、宁夏同步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推介的交流新平台,首次实现了多业态、艺术化、情景式于一体的推介新手法,首次举办了集旅游资源、非遗项目、枸杞品牌、助残手作等合一的新展陈……尤其是上届大会,最终签约合作协议达36个,资金总额1.35亿元,签约数量为历届大会之最。“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奋进的发展态势,向全世界张开臂膀、发出邀请。
银川直飞迪拜航线,是中阿旅行商大会务实推进旅游合作的一个缩影。航线开通以来,运送旅客占同期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的70%。为提升旅客进出港服务体验,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打造多元化航旅产品,并针对团队旅客推出“空铁联运”和“空巴联运”等多式联运产品。
旅游塑骨,文化铸魂。近年来,随着宁夏文化旅游不断提档升级,中阿旅行商大会通过邀请国内百强旅游集团、周边省区旅游主管部门和大型入境旅行社参会,进行分场式洽谈、联合打造联线旅游产品等方式,为宁夏旅行社和参会旅行商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同时,修订《“引客入宁”旅游奖励办法》,加大对旅游包机、旅游专列、旅游大巴、一程多站和市场营销的奖励力度,力求项目合作能够落地生“金”。
宁夏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徐辉说:“中阿旅行商大会促成的一条条新航线,不仅是物理通道的延伸,更是文旅产业的联通。签署的一份份客源互送协议和投资项目,直接拉动了宁夏及阿拉伯相关地区的消费与就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为扩大宁夏旅游业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不仅与宁夏当地的文旅企业达成了旅游方面的合作,还拓展到商贸、文化产业等领域。”沙特阿拉伯华荣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艾力·扎哈拉尼表示,旅游是中国与沙特两国人民增进了解的重要渠道,“没有什么比亲自走走看看更让人有真实感受。因此,我们从旅游入手,向文化、商贸、教育等领域延伸拓展,这是中阿旅行商大会的亮眼之处,也是中阿旅游业界合作向系统、深入、高质量迈进的体现。”
中阿旅行商大会还搭建了部长圆桌会议、专业论坛等思想碰撞的平台。各方就可持续旅游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智慧旅游趋势等全球性议题深入探讨、分享经验、寻求共识。这种基于平等尊重的对话,不仅有助于解决行业共同挑战,更能启发创新思维,推动各自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分析认为,近年来,入境中国大陆的阿拉伯国家公民人数保持稳定增长,旅游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通过推动建立中阿旅游合作联盟、出台更便捷的综合出行政策等,广泛深入开展中阿旅游合作。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文旅交流已成为构建理解、信任与合作的深层动力。正如中阿旅行商大会所展现的:当人们因向往远方的风景、探寻不同的文化而相遇相知,心灵的共鸣便能超越地缘的隔阂,合作的种子便能在互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宁夏日报记者 王刚)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