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但现代年轻人的“欢”到底是什么?眼下,一种被戏称为“窝囊旅游”的新风潮,已经悄然席卷各大社交网络和朋友圈。你以为旅游就得“闯天涯”“拼命卷”?no no no!当代年轻人直接用行动告诉你:能舒舒服服玩,谁还逞什么强?
别不信,现在最火的旅游方式,不是老一辈热衷的“打卡刷景点”“极限挑战”,而是各种“窝囊三件套”——减速版蹦极、扶梯式爬山、漂浮充气垫上的慢动作漂流。这些玩法听起来就像假期里的“安乐窝”:蹦极不是“狂掉魂”,而是像羽毛一样飘飘悠悠地下去,喊一句“我要飞得更温柔”;登山不用汗流浃背,直接靠景区新装的自动扶梯稳坐登顶,分分钟“人上人”;至于漂流嘛,更是把“安全第一”贯彻到底——水深刚刚没到膝盖,躺着去“漂”,静静享受大自然的怀抱。
其实,这股“窝囊风”绝非一夜成名。归根结底,是大环境使然。疫情几年,美好假期一再缩水,钱包也不像过去那样鼓,消费观随之一变。如今的小伙伴花钱更精明,早已不再为别人眼里的“性价比低”买单。浙江台州神仙居,爬山的电动扶梯和安吉的窝囊漂流红到断货,说明大家越来越注重体力和快乐的平衡点。干嘛冒着生死未卜的风险跳高空,心跳加快还不如“心情变好”值得买呢!
说白了,咱们90后、00后追求的就是爽!“特种兵旅游”太累还不如躺酒店泳池晒2小时太阳;Citywalk(城市漫步)成为标配,不怕走得慢,就怕没有机会静静体会生活的美妙。哪怕省吃俭用、住青旅、挤夜车,大家还是愿意攒下为一次真想要的体验。不必非得有“高大上”的邮轮和奢华晚宴,有时静静在民宿呆一天,或者跟新朋友聊聊天,就是内心最大的满足。
除了务实,这批年轻人对情绪价值越来越看重。回头想想,谁不是在工作压力山大的情况下,盼着放假能有片刻喘息?“窝囊旅游”,某种意义上,就是给自己松弦减压的生活良方。有网友吐槽说:“不全是懒,主要是不想把有限的假期折腾成军训。”其实不是没人想过刺激和冒险,而是真的累,真的不想再卷了。在社交媒体上,这种“又怂又爽”的自嘲反而越发流行。大家互联网上晒图晒单,彼此点赞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温情的身份认同。原来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喜欢这种慢悠悠的悠闲生活,躺平也是种勇气!
更何况,时代变了,旅行也不再是“任务式刷榜单”,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沉浸感和满足感。或许,在古镇泡杯茶;或许,在乡村写写生;或许,只是静静发呆。曾经觉得“窝囊”是贬义词,现在就是最时髦的生活标签。不信你去安吉看看,节假日里面排队“漂”着的年轻人,个个乐在其中,哪里有半点“消极”?
所以啊,说到底,窝囊旅游其实不是偷懒,是大家终于学会善待自己、取悦自己的一种选择。毕竟,“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而如何在路上舒服点儿,那完全看你喜欢。旅游行业如果能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舒适治愈、体验感强的项目,说不定下一波消费升级的风口就来了。
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你喜欢怎样的旅行,才是真的重要。放轻松,不用装、不必卷,做个自在的“小窝囊”,一样能让假期愉快翻倍。不如,下次假期我们也试试“窝囊游”,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身心都回家“充电”满格,你说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