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青藏高原布局了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形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占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的70%。总台记者程河源在青藏高原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带我们一起探寻这片高原宝库的生态密码。
雨后祁连山
青藏高原的秘境氧吧
记者来到祁连县的阿咪东索风景区内,经历了一场降雨过后,现在山里的空气非常清新,还能闻到雨后泥土混着青草的味道。不少游客来到这里漫步林海,露营游玩,享受天然氧吧内独特的清凉。而且在这时不时就能看到小鹿、岩羊、旱獭等小动物经过。
祁连山下的动物驿站
当地是如何守护好这片高原秘境,同时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精灵呢?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承担着重要角色,这也是我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还有专门为国家公园内受伤的野生动物而建立的一排康复暖房。
被称为高原仙子的黑颈鹤,去年因翅膀受伤被工作人员救治,目前还处在康复阶段。
而在每个康复暖房内,还针对不同的动物习性定制化设计康复场景,像荒漠猫的猫爬架,黑颈鹤、斑头雁的人工小湿地等等,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康复。这里自2022年7月运行以来,已救助了36种211只野生动物。
工作人员还会在这对放归前的动物进行野化训练,包括重新学习捕猎、避险等技能,目前已经有43只救助动物在野化训练后成功回归自然。
从受伤的雪豹、荒漠猫到落单的黑颈鹤、猎隼等等,许多保护动物在这里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救治和适应性训练,获得重返自然的机会。
智慧管护 生态向好
守护好高原秘境,更离不开全民参与和智慧管理助力。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大数据中心内,智慧大屏实时显示着气候变化、管护员的巡护数据、最新的监测数据等信息,让生态保护有了科技赋能。
不仅是管护员,当地的牧民还能通过手机上的“千岗万哨”小程序,随时随地上传像野生动物受伤等情况,只要有手机,人人都能成为生态保护的千岗万哨。保护更智能,方式更多样,草场更丰茂,也让这个高原氧吧变得更加纯净。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