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暑期,旅游市场火爆,而与之相关的旅拍行业频频因“刺客”行为成舆论焦点。
作为文旅市场的新兴业态,旅拍行业近年来迅速崛起。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乱象也屡屡被曝出。游客们怀着记录美好旅程的初衷选择旅拍服务,却常常落入精心设计的陷阱,遭遇旅拍“刺客”。
一些商家以“免费”“赠送”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暗藏高额附加费用。有游客被“赠送3张原片”吸引,参与拍摄后,却被要求支付高达4980元的精修费用。社交平台上,也有网友吐槽,“299元订的,花了6000多元才走出来”,“精修120元一张,还没我在网上找的15元一张修得好”。
除了套路多、隐性消费高等问题,一些低价竞争导致服务体验差,也是当前旅拍行业的顽疾之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游客黄女士在贵州千户苗寨拍了一套报价199元的苗族服饰写真,拍摄中,黄女士感到,摄影师拍照如同流水线作业,通常是几个模板动作,构图缺乏变化,交付的精修照片只是用软件一键修的图。
此外,违规强行拉客揽客,甚至在遭到游客拒绝时对游客恶语相加等类似事件也时有发生,而在一些网红打卡地,旅拍师霸占最佳机位的现象也经常见诸新闻报道。
令人防不胜防的旅拍“刺客”,不仅伤害了游客的权益,也在透支行业的信誉,给景区形象和秩序抹黑、添乱。
乱象何以丛生?“内卷”式竞争是其中原因之一。据企查查近期统计,当前国内旅拍相关企业6341家。其中,超过70%的企业成立年限不足三年。短时间内,大量企业的加入,加剧了行业竞争,服务水平参差不一。与此同时,社交平台的发展进一步拉升旅拍热度,越来越多个人摄影师涌入,数量甚至超过旅拍商家,低价竞争倒逼商家通过隐性消费牟利。
此外,旅拍需求爆发式增长,但与之相配套的行业规范、管理等未能同步跟进,一些乱象屡有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当然,针对相关乱象,一些地方及景区也积极出手管控,探索有效的治理经验。如杭州西溪湿地景区推出“分区管理+预约限流”模式,设置免费商业拍摄区域和收费商业拍摄区域,进入相应区域商拍需提前预约,收费区每天接受10个以下“商拍”团队申请。江西婺源篁岭景区推出打卡点限时拍照措施,工作人员手持计时器,为每位游客提供一分钟拍照时间,有效缓解排队拥堵。福建泉州大开元寺要求统一登记,从业者经统一培训获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商业性拍摄。
也有部分单位明令禁止未经允许的“商业拍摄”。如故宫博物院明令禁止与拍摄相关的服装道具、摄影器材、化妆工具、营地车等运载工具入院,禁止占道、拉客等行为。以上治理实践也为整治行业乱象提供有益参考。
当然,解决旅拍行业乱象,还需多方合力。在景区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同时,行业自律也至关重要。旅拍从业者应当认识到,自身核心竞争力来自服务质量而非所谓“小聪明”,与其研究“小动作”,不如提升拍摄和修图技术、优化服务流程,以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吸引消费者。
作为游客,也应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拍摄前详细询问套餐细节并明确合同,保留消费证据,一旦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及时拨打景区投诉电话或向相关部门举报。
旅拍的本质是记录旅途美好,而不是为旅途“添堵”。只有商家诚信经营、提升服务质量,景区精细化管理,监管部门有效治理,游客理性选择,才能共同推动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