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吉林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活力,8月16日至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吉林省非遗市集在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盛大举办,通过多元形式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场景,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市集设置“指尖非遗”“舌尖非遗”“仁心非遗”及文创产品展示四大常设区域,集中呈现60项特色非遗项目。其中,“指尖非遗”手作区汇聚彭氏微刻、关东泥人张、朝鲜族服饰、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郭尔罗斯布艺等20项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遗;“舌尖非遗”美食区带来新兴园圆笼蒸饺制作技艺、福源馆糕点加工技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人参炮制技艺等10项非遗美食;“仁心非遗”展区带来爱新觉罗·恒绍家传满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单氏中医诊疗方法等6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
此外,市集还专门推出了特色专场非遗研学活动,邀请传承人分享技艺故事,“彭氏微刻”“古籍修复”“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等研学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琵琶艺术”展演和“珠算技艺”展示更是让人大饱眼福。
据介绍,此次吉林省非遗市集通过“静态展陈+动态展演+创新体验+互动挑战”的立体模式,让非遗从“展品”变为“体验品”,从“文化符号”转为“消费热点”。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深度了解吉林非遗的平台,更助力非遗传承从“活态保护”迈向“创新发展”,为吉林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工人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