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从上午11点持续到下午6点多,黔南州荔波酷玩森林地心洞穴里的热闹就没断过,一波波穿着专业户外装备的游客,通过索道抵达这里——吃火锅。
洞穴火锅是酷玩森林新开发的服务配套项目。此前酷玩森林已打造荔波悬崖咖啡、丛林探险等网红项目。
在洞穴吃火锅的游客。(荔波酷玩森林供图)
“我们会根据游客行程提前备餐,确保即到即享。”餐饮负责人莫永开介绍,洞穴火锅以本地特色牛肉清汤锅底为主,最多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
“没想到在溶洞里吃火锅这么惬意,既解了暑,又尝了鲜。”这种洞内洞外15摄氏度左右的“冰火两重天”奇妙体验让不少游客直呼畅快。7月初至今,洞穴火锅已接待游客超2.2万人。
下午5点,洞穴火锅最后一桌客人离席。与此同时,黔南州都匀市的西山大桥的非遗集市又热闹起来,“观演购物两相宜”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桥上,游客可欣赏民族歌舞表演;桥下,可品味都匀毛尖的独特茶韵,参与水族剪纸、布依族蓝靛染织等民族技艺体验。
“198元民族服饰旅拍送5张精修。”借助非遗集市创业的刘巧月正给游客介绍旅拍服务,自今年2月集市开市以来,这位从深圳来的服装设计师将民族服饰展示与销售相结合,不仅每周固定参与集市销售特色手工艺产品,还组织模特穿着民族服饰展示表演。
如今,刘巧月的“粤靓盛装”品牌业务已从传统民族服饰定制扩展到服饰租赁、旅拍摄影、非遗文创等领域,不仅为30余位绣娘提供了居家接单的灵活就业机会,还增设化妆、摄影、运营等新岗位,累计带动50余人就业。
伴着夜幕降临,黔南州贵定县金海雪山景区“稻梦空间”逐渐亮起璀璨灯光。光影艺术与民俗体验相融合,让景区外夜市摊点烟火升腾,民族服饰体验馆、特色小吃等业态生意火爆。据统计,8月1日活动开幕,当天客流量就突破5000人次,并且热度持续至今,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显著增长。
贵州村马夜跑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三都融媒体中心供图)
夜晚不仅能“亮”起来,还能“燃”起来。8月9日晚,“贵州村马”村级联赛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部赛马城激情开赛,数万观众在星空下感受着马蹄飞扬的速度与激情。与传统的夜市、灯光秀不同,三都以“村马”为核心,创新打造“赛事+”夜游生态圈,串联起江边音乐会、烧烤啤酒狂欢、都柳江夜游等多元业态,让游客从“看比赛”延伸到“享夜游”。不仅丰富了夜间消费场景,更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周边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县举办“村马”比赛18场,共接待游客35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92亿元。
暑假以来,黔南州积极创新文旅供给,打造特色“文旅大餐”拉动消费新潮,各地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等不断涌现,暑期文旅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接下来,黔南州将聚焦“秋饮穿越酒”“冬沐艳阳天”等主题场景创新,加快旅居城市建设,构建“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
新职业
一叶桨板划来新工作
8月12日清晨,黔南州荔波县的大小七孔景区,阳光穿透峰林,湖面波光粼粼,冯柳正沿着湖边检查装备,准备迎接游客。
作为桨板项目的班长,冯柳每天除了检查装备、指导游客划桨技巧外,还要负责为游客分配合适的教练。
桨板是大小七孔景区新开发的亲水体验项目。“根据调研,亲水项目中玩桨板的人群占比较高。”为打破大小七孔景区“只可看,不可玩”的局面,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团队今年以踏瀑戏水户外拓展为基础,新增桨板、飞拉达瀑降、水上飞人等体验项目。
游客体验桨板。(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供图)
2021年从贵州医科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户外方向毕业后,冯柳一直在广州工作,就职于青少年户外活动教育机构。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都是开展户外运动天然优势。”带队到全国各地体验过,冯柳始终认为贵州才是户外运动真正的“活力场”。
当了解到大小七孔景区正围绕水资源开发户外运动体验项目时,冯柳来到荔波,凭借过硬专业技能,成为桨板项目班长。
桨板项目开展水域在大七孔古桥附近,全程1.5公里左右,共配备7位教练,日均接待游客60余人。“掌握平衡是划桨的重要秘诀。”体验桨板项目后,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冯女士很有心得。
8月3日,冯女士带着女儿到大小七孔景区游玩,原计划一天的行程,却因为景区新开发的桨板、皮划艇体验项目而延长到3天。
目前,景区新开发的水上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分为动力区与无动力区。动力区项目位于大七孔外码头处,具体项目有水上飞人、水上动力艇、动力冲浪板等;无动力区项目位于大七孔古桥水域,项目包含桨板、皮划艇、背包船、水上飞碟等。
亲水运动项目让大七孔水域焕发活力,日均接待体验游客500余人,而大小七孔景区8月接待量也增至8万人。
新体验
超燃赛事带火文旅市场
“加油!加油!”8月10日,在黔南州都匀市的贵州绿博园内,18岁云南小将吴易天在观众助威声中奋力冲刺,勇夺2025贵州・黔南铁人三项赛骑跑两项冠军。“青山绿水间奔跑,凉爽宜人,观众热情加油,体验太棒了!”吴易天说。
这场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认证的C级赛事,以“体育+旅游+文化”模式,吸引超1200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在24℃清凉中对决耐力与意志的同时,尽览桥城都匀生态与人文之美,选手们纷纷感叹“跑进了山水画”。
浙江选手吕根发赛后在石板街、西山桥游玩,大赞都匀为“宝藏城市”;来自重庆曾获赛事冠军的选手曹俊宇携家人、队友前来避暑,坦言“风景美食YYDS”。
2025年贵州·黔南铁人三项赛选手冲线。(朗途体育供图)
绿博园“铁人”激情未散,4.2公里外的都匀足球小镇的欢呼声不断,尽管2025年第二届中国·贵州“东西部协作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已在8月初闭幕,但附近喜爱足球运动的少年依然组队来到绿茵场上挥洒汗水。作为西南重要足球综合体与国家AAA级景区,小镇依托30片专业球场及多元业态,通过“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踢球、观赛、旅居、美食一站式打卡地,形成“以体促旅、以旅兴体”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都匀凭借优良生态与卓越办赛能力,以铁三、足球、飞盘等赛事为引擎,通过“景区+赛事”模式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显著拉动餐饮、住宿及交通等行业增长。未来,当地将持续优化体育消费场景,提升服务能力,拓展露营、滑翔伞等山地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业态
山居康养夕阳红
8月15日,黔南州瓮安县岚关乡铭德康养中心内药香氤氲,84岁的青岛游客陈玉杰在女儿陪伴下体验中医理疗后感慨:“贵州山好水好人贴心,来了就不想走。”
该中心试运营1个月以来,已接待上千名游客。据了解,白清伐创办铭德康养中心源于孝心。去年,因母亲返乡养老,他发现村里留守老人多,且多受常见病困扰。看中家乡的好生态,他萌生了打造普惠康养中心的想法。
白清伐投入300万元改造老宅,购置了药材和理疗设备。康养中心初步建成后,他通过岚关乡政府协调,将100余间闲置房改造成星级民宿。
瓮安县铭德康养中心游客正在就餐。卢泰铭 摄
该中心7月20日投入运营后,推出中医理疗全免费、民宿每晚50元、三餐25元封顶等优惠,吸引60余名老人长居康养中心,高峰时日接待省内外游客超百人。
河北石家庄的游客关中燕在直播间看到该中心的视频,收拾行李来到这里,一住就是10来天。清晨,她漫步在葱郁的山路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叹道:“贵州凉爽宜人,鲜嫩的蔬菜水果和宁静环境,让我身心舒畅。住半月才花千把块,真是值!”
“未来,我们计划引进更多特色康养理疗项目,结合直播推广,推广山居康养。”白清伐说。
新服务
个性化讲解成亮点
“我这有7人,需要讲解服务。”
“只有一个小朋友,可以拼讲解服务的散团吗?”
…………
8月16日,黔南州平塘县中国天眼景区讲解服务咨询处人头攒动,咨询预订“散拼讲解服务”的游客络绎不绝,讲解服务咨询处负责人高磊有些应接不暇。今年3月,景区推出这项新服务,精准对接游客个性化需求,迅速成为景区服务的新亮点。
游客订购“散拼解说服务”。 袁绍阳 摄
目前,景区针对个性化需求推出三档服务:每人39元基础讲解,300元精品小团(限7人)及588元深度团(限7人),且30人专业讲解团队分层配置,包含专家讲解员、外语讲解员,以及苗语、布依语等讲解员。
据了解,为了提升讲解质量,今年景区已3次修订讲解词,要求数据零误差。而服务则实施分众化策略,为长者讲述天眼建设历程与南仁东事迹,为儿童定制太阳系探索等趣味内容。
“暑假是我们的高峰期,目前购买讲解服务的游客已超过千人了。”高磊说,景区正根据市场反馈优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科普旅游体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梁晓琳
李嘉琪 毕文君 卢泰铭 袁绍阳
编辑 何广
二审 虞思滔
三审 张发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