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源起于楚王宫的兴建有关,逐渐形成正卫街、游家巷等街道,后一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在这条街上拥有着徐源泉公馆、夏斗寅故居、瑞典教区等历史建筑,如今的昙华林,旧颜换新装,每日人来人往,逛街的、旅拍的、尝美食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而在热闹的街面上,有些地方始终安静的等着人去探索。
刘公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陈列馆
这里记录是昙华林近代的教育文化,在陈列馆里,我们看到武汉第一家私立女学堂、湖北革命摇篮“武汉中学”、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湖北法政学堂等学堂,它们都是在昙华林发起,这些学堂记载着武汉教育的变化,也见证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奋斗精神。
昙华林近代教育陈列馆书籍展示
昙华林近代教育陈列馆馆内展示
仁济医院旧址
耸立在昙花林的路口,灰色的墙体上挂着“时珍实验室”,透过路边的铁栏往里看,可以看到院内种植的花草、药草,建筑上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花朵似的浮雕做成装饰,现如今是湖北省中医院的行政楼。
仁济医院旧址
仁济医院旧址院内
花园山天文台遗址
它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天文台遗址,当时主要用于观测天气,位于昙华林与胭脂路的交界处,从满是玫瑰花装饰的楼梯上去,便可以看到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旧址,在这栋旧址后面便是天文台遗址,残缺和斑驳的痕迹,仅存的几根柱子和顶部残缺的圆形部记录了在上个世纪20年代它存在过的痕迹。
天文台遗址
肖兰刺绣馆
这里曾是翁守谦故居,青石制的墙体,让人感受到它的历史悠久。昙华林曾一度打造过汉绣文化传承中心,现今老师们逐渐离开昙华林,而肖兰刺乡绣馆一直还留守在此,在馆内可以看到老师们现场绣制,同时,也会有关于汉绣的成品展示,如双面扇、绣制的台灯、武汉地标等,一线一针都是汉绣非遗文化的传承。
肖兰刺绣馆大门
肖兰刺绣馆汉绣作品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从昙华林走过,你很可能会错过它,铁门旁边挂着类似棕土色的牌子,铁门进入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的校园园区里,才能在角落里看到它,整个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外墙整体为白色。这里记录了大武汉在抗战中为发动群众、鼓舞士气,在昙华林里所做的文化宣传工作,通过旧照片、影像可以看到歌咏队、上海孩子剧团、宣传日等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开展着,而大楼门口孩子们种植的石榴树,寓意着火红的革命精神会继续在薪火相传。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大楼
馆内展示照片
诚与真书店
这是一家在昙华林开了至少上十年的书店,在一排门店中间很不起眼,招牌不够配目,一眼望去就很低调的感觉,店家可以为你推荐书籍,有些学生毕业多年后还是会回这家书店看看。
诚与真书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