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桐庐,到富春江,本想带着大伙看看钓台,拜谒先祖严子陵。结果钓台在修葺,进不去。8月8日上午,严国锋便开着车,绕到对岸,隔着富春江,遥望钓台。于是看到了,在江边钓台上面的山上,有两个钓台,一是东台,一是西台。东台称严子陵钓台,西台为宋末谢翱哭祭文天祥之地,两处均高百余米,临水而立。
成功说:这么高,要用多长的钓线呀。
我眯着眼,思绪的钓线飘飘悠悠,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飘向了那遥远的岁月深处。

严子陵,这位不愿为官、甘愿隐居的高士,他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独特而鲜明。当年,他拒绝光武帝的征召,来到这富春江畔,于东台之上悠然垂钓。那钓竿,钓起的不仅仅是江中的游鱼,更是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心境。他远离了朝堂的纷争与喧嚣,在这山水之间寻得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那高高的钓台,便是他精神的象征,傲然独立于世间,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
我仿佛看到了严子陵身着粗布衣衫,手持钓竿,静静地坐在东台之上。他的眼神专注而平静,望着那悠悠江水,任时光在身旁缓缓流淌。偶尔有鱼儿上钩,他只是轻轻一笑,将鱼放回江中,仿佛这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而非他追求的目标。他的心中,装着的是那片广阔的天地,是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对自由和本真的执着坚守。

而西台,那谢翱哭祭文天祥之地,又承载着另一段悲壮的历史。宋末,国家危亡,文天祥以一介书生之身,挺身而出,抗击元军,最终不幸被俘,英勇就义。谢翱,这位忠义之士,怀着对文天祥的崇敬与悲痛,来到这西台之上,放声痛哭。他的哭声,回荡在山谷之间,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那哭声,是对英雄的缅怀,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更是对正义和气节的坚守。
我仿佛听到了谢翱那悲恸的哭声,在风中飘荡,带着无尽的哀伤与无奈。他站在西台之上,望着那滔滔江水,眼中满是悲愤与不甘。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国家的忠诚,对英雄的敬仰。那西台,成为了忠义的见证,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我站在这富春江的对岸,遥望着那东台与西台。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山上,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东台,是淡泊的象征;西台,是忠义的象征。它们就像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交相辉映,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像严子陵一样,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是否还能像谢翱一样,坚守那份忠义与气节?或许,我们无法完全做到,但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任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那遥远的钓台,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让我沉浸在这千年的文化底蕴之中。我知道,这次遥望钓台,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中午时分,我带着满满的感慨与思索,缓缓离开了这遥望之地,但那钓台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马上要到93阅兵了。遥望钓台,眺望先祖子陵钓台,心绪淡然;仰望谢翱哭文天祥钓台,心绪激荡。唯愿岁月静好,祖国繁荣昌盛。
2025年8月20日于汉海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