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的夏天已经是新的level了,本就闷热,最近加上了限定台风,气候恶劣程度堪称邪门。有时候可能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瓢泼大雨就来了,出门像赌博,全看运气。
暑假的尾巴,剩下的时间总不能一直在家躺平。也不是不可以
夏天还是要出门玩的,大不了换种玩法呗。可选的出行方案其实蛮多的,室内的话可以去图书馆,美术馆,咖啡店,看景的话可以选公交出行或夜游。
论性价比,我更推荐室内看展,避开外在天气的影响,还能一饱眼福。
前段时间珠宝的相关话题突然就火了。恰好浙江博物馆近期有限定珠宝特展,且质量很高。
趁着这个机会,我整理了杭州近期的几个特展和西湖孤山上的室内景点。按这个出行直接避开90%的汗水或雨水。
浙江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特展
地址:杭州之江文化中心
票价:68元/人(小程序购票)
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周末延至21点)
之江馆相当大,算上负一楼共有五层。认真逛起来绝对3小时起步,步数1万打底。
这里重点推荐二楼的珠宝特展: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购票后可以直接入场,无需预约。
先来一个开屏暴击。
拉齐维尔公主冠冕
进入展厅后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哇!”,盲猜大家都在心里默默感叹“真豪啊!”
每件珠宝都布灵布灵的,流光溢彩,现场实际效果只会更闪耀震撼,差点闪瞎我钛合金的近视眼。(不是)
整个展厅的灯光偏暗,加上丝绒展示板,乍看有种冰冷的金钱感。悄悄说一句,展厅里的玻璃不反光,放心大胆拍照,包出片的。
可转换为冠冕的项链
展览分为滋养,重影,执着,丰饶四个主题,平时耳熟能详的西方各大珠宝品牌,如尚美,卡地亚,梵克雅宝,宝格丽,蒂芙尼都能在这里找到,也算花小钱看高定。
我整理了展览中一些重点展品。其实每个都很重点
这个葡萄簇冠冕主体由足金的葡萄藤叶片和绿松石葡萄串组成,藤蔓是用黄金拗的,带着点野气的蜷曲,像攀在神庙石柱上的真葡萄藤,看到的时候不自觉想起那句“别低头,皇冠会掉。”
但有这样的头冠,大约不会有人舍得低头。
葡萄簇冠冕
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兴起了“新艺术风格”,珠宝设计师倾向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进行简化处理,以流畅的线条给人清新自然的视觉感受。
这时期的珠宝多选用金银、象牙、珐琅等材质雕刻,较少使用大块贵重宝石,多用细小碎钻金石进行点缀增色。
飞燕胸针 蜻蜓胸针
蜻蜓女神胸针
蜂鸟鹭羽展品和手稿
至20世纪初,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珠宝设计趋向几何简约风。与之前繁复的风格相比,这时候的珠宝显得更冷静,更具有现代感。
“旭日东升”白鹭羽饰冠冕
除了西方的珠宝,展品中还包含我国传统的珠宝首饰和中东地区的首饰器物。
展厅中央的清代点翠凤冠很抓人视线,这件凤冠是当年清代格格出嫁蒙地时戴的。整副头冠上嵌满了各色宝石和珍珠。在一众闪烁的西方珠宝中显得内敛温润,端庄大气。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很贵,看得人羡慕且眼热。
清 凤冠 内蒙古博物馆藏
展览后半段展品艺术风格更多元,种类也更丰富。
艺术往往是现实与想象的平衡与落脚点。20世纪上半叶,带着东方的气息的烟盒,香水瓶,粉盒,手包等装饰用品在欧美风靡一时。
其中很多设计理念和现在的区别并不大,甚至能从中看到现在很多时尚设计的影子。果然审美没有平替,时尚是继承轮回的。
这两个冠冕上的钻石应该是众多头冠里克数最大的了,其中“光影之歌”冠冕上的主石足有5克拉,已接近鸽子蛋大小。
“光影之歌”冠冕 尚美巴黎典藏
冠冕 尚美巴黎典藏
再放个火彩动图,整个展览里的展品都相当精致重工。一圈下来意犹未尽,逛展的话建议预留2到3小时。
可转换为冠冕的项链 尚美巴黎典藏
特展是限时的,展出时间从6月28日至10月8日,不赶时间的话也可以暑假后来看。
展览还有专属的纪念票根和附赠书签。
逛完特展后可以顺便再看看博物馆内其他展览,一层至二层的常设展览是浙江历史陈列,三四层是各个文化艺术馆。
我和Joey去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研学队伍在参观学习,逛博物馆看展也蛮适合亲子游的。
最后再提一嘴,之江馆里的空调冷气打得很足。进入馆内体感温度骤降,如入冰室,方便的话建议带个薄外套。
浙江博物馆孤山馆特展
地址:杭州孤山路25号
票价:60元/人(小程序购票)
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周末延至21点)
不得不说浙博是真用了心的,把小半个法门寺地宫的文物都友情“借”过来了。汉服界和文博人常开玩笑说“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但要看法门寺文物,去文物出土地宝鸡可见不到,文物基本在各地博物馆长期出差中。
孤山馆举办的限定展主题是:“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法门寺地宫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唐代地宫。
展览分为惊天宝藏,盛世繁华,天地精神三个单元。展览动线挺特别的,为了契合文物出土自地宫的背景,展览是从地下一层开始的,过检票口后直接就是向下的阶梯。
我重点说下展览里的一些亮点文物。
这件秘色瓷瓶出土于地宫的中室内,在发掘时,瓶口覆有一颗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珠。灯光照耀下,釉色温润如玉。
八棱净水迷色瓷瓶
法门寺作为唐代盛极一时的寺庙,地宫是有出土舍利的。这件函体的錾文表明,过去该宝函是为盛放舍利敬造的。出土的时候它曾是舍利的外函。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
看展过程中,很难不被这一抹蓝色吸引,像是大海的幽蓝附着凝固在了琉璃盘里。整个盘子透明度很高,蓝得静谧深沉。
单看形状像家里小时候的果盘,要是有这么个盘子在夏天盛放水果,不敢想象会多么快乐,许愿义乌出个同款。
八瓣团花纹蓝色琉璃盘
展馆里还展出了一些唐俑,唐代的限定人形手办,个人觉得不比现在的泡泡玛特差。俩侍女俑造型丰盈圆润,简洁大气,面部表情也很生动。
唐三彩侍女俑 侍女俑
展览分为上下三个展厅,二层末尾的鎏金香囊是重点。香囊很大一个,直径足有12.8厘米,内置钵状香盂和平衡环。在圆球滚动旋转的时候,内部也会自动调整,不管外部怎么转,里面的香怎么都不会翻。浅浅怀疑做成球形是在合理炫技。
谁看了不感叹一句咱老祖宗不仅豪横,智慧也超前。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
三楼的展厅多是陶俑碑刻,但展品更有趣些,可以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文物造型,打开想象力。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奇特的文物比比皆是。
看起来很用力的唐三彩武士俑,制作的匠人手艺是高超的,将人俑姿态定格在了蓄力的那一刻,但不妨碍这个武士俑看起来是气鼓鼓的。
一直在出差看着班味很重的唐三彩人俑。
还有这个彩绘人面镇墓兽,瞅着就很威严,不愧是用来镇墓的。这个造型,让我联想到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塑像。
展厅最后部分有vr装置,戴上后会播放法门寺地宫的全景,可沉浸式感受唐代的历史文化。
出了展馆后外面的文创馆里还有相关文创在售卖,想get大唐同款的话推荐逛逛。
西湖孤山
浙博的孤山馆位于西湖边的孤山岛上,孤山是西湖唯一的天然岛屿,离断桥很近。岛上有很多的历史古迹,几乎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借用那句经典的来都来了,看完展览不如再逛逛周边~
西泠印社
地址:杭州孤山路31号
票价:免费
时间:8:30—16:30
西泠印社原本是研究印学,保存金石的学术团体,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篆刻研究团体。古人没有身份证,那时候印章是人身份的象征,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印学。
当时的印社创始人喜欢到孤山闲逛,西子湖畔,西泠桥以东。西泠印社这个名字就是”人以印结,社以地名“的结果。如果当年他们换个地方溜达,可能就不是这个名字了。
园内古树参天,亭廊馆阁散布在层层叠叠的台地上,穿门踏阶过桥钻洞,道路迂曲幽深。
园子的建筑各处放置了大量的金石碑拓,篆文印章。部分印章面向大众,可以现场挑选购买。
西泠印社依山而建,走过前山石坊顺着台阶可前往后山。后山的鸿雪径,石交亭,摩崖石刻各个景点也很精彩。建议攒点体力再走,一圈下逛下来运动量不小。
西泠印社隔壁有个小小的吴山居,没错,就是《盗墓笔记》里吴邪的那个吴山居!这里coser的浓度已经超标了,转弯发现全是盗墓书粉。
ps:杭州共有三家吴山居,孤山这里一家,另外两家分别在新天地的武林美术馆和河坊街。书粉一年一度的“八一七稻米节”快到了,现在三家吴山居均有展览和联动打卡活动,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现场活捉作者南派三叔。
中国印学博物馆
地址:杭州孤龙井路1号
票价:免费
时间:8:30—16:30(周一闭馆)
这是由西泠印社筹建的我国第一座印学博物馆,收藏了近一千方印章珍品。
博物馆前身是杜月笙在西湖边的别墅,共有两层。一层是历代印玺厅,展示了印章的功能与形制。二层是流派印章厅,汇集了西泠印社收藏的大家名作。
印学博物馆不算大,认真逛逛一小时内能看完,二层的展厅还展出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印章材料。整个展馆里很安静,工作人员也会坐在工位上安静地看书。
最后分享一点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有趣印章。这刻的哪里是印玺篆文,刻的分明是生活和心态。
印学博物馆旁边就是孤山公园,看完展不妨再沿西湖走走。这个时节,湖边的荷花开得正好,风一吹,绝对是惬意的~
.博物馆展览&杭州.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
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2025年6月28日—2025年10月8日
浙江博物馆孤山馆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2025年6月24日—2025年10月8日
西泠印社
稻米驿站—吴山居
印学博物馆
相关链接:
花了三天在西湖找“碑”,告诉你西湖最隐秘的角落都在哪!
也没人说啊,杭州春天这么精彩的玩法只要3块钱?!
喝完杭州这条街,只有1%的人才能走直线出去?
来杭州别错过这里!天气越来越热,这里越来越火!
适合夏天的清凉版walk,属于40℃杭州的正确打开方式!
杭州即将开始35°C+高温,这些宝藏博物馆等你!夏日避暑遛娃好去处!
说杭州是美食荒漠,多半是你没找对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