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群山叠翠如黛,花海渐次铺展,高山草甸像铺展的绿毯一路漫向天边,与流云相接。与此呼应的,是不远处的一座座农家小院,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

随着阿禾公路的开通,位于阿禾公路零公里处的拉斯特村,成为万千游客心目中的“阿禾第一村”。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80余万名疆内外游客从这里出发,驶入阿禾公路,体验到了山水长卷的极致之美。
乘着阿禾公路的“东风”,当地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全国首个以边境旅游公路文化为核心的“雪都拉斯特主题邮局”,并规划了背包客驿站、红色影院、健身房、古老毛皮滑雪板非遗手工坊等多区域。完善的配套设施,为来到阿禾公路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党群服务中心边境通行证办理处已正式启用,游客可以在这里办理阿勒泰地区全区域的边境通行证。便捷的配套服务,让来到阿禾公路的游客体验到了“中国雪都”的热情与周到。
在文旅消费领域,“阿禾金膳”高端餐饮品牌成为耀目的文旅名片;携程度假农庄特色民宿成为别样的风景线……
同时,农文旅融合融出乡村好“丰”景。日光温室大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尝鲜”、农业产业园赋予“旅游➕”新动能……
村庄新蓝图加速绘制。道路、排水、供热、供电、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这片曾以农耕牧羊为主的土地,正以农文旅融合的新姿态,营造着乡幸福美好的生活。
数据显示,自阿禾木公路开通以来,拉斯特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路攀升,目前达到111万元,较之去年同期增长近五倍。
旅游热潮涌动,致富大道开启。全村60%以上的村民端上了“旅游饭碗”。
拉斯特村村民米勒古丽·达列力汗说:“原来,我需要时常外出务工,以补贴家用。现在,我在‘家门口’的高端民宿里打工,每月有4800元收入。”忙碌的工作,开拓了她的眼界,她计划着,来年,她也要在村子里开一家民宿。
村庄里的“绣娘”阿丽亚·卡孜木带领着另外26名”绣娘“经营起文创生意。她们将传统的民族纹样设绣制在发卡、背包上。游客们对她们的手艺赞不绝口。

在此背景下,民间资本、产业资本逐步涌入村庄;企业家、文化艺术工作者带着创意扎根村庄——这一切有力地催生了景区景点、乡村酒店、民宿客栈、特色餐饮、商品销售、旅游演艺等丰富的现代业态。
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新空间,是这座村庄前行路上重要命题。
这座浸润着草原文化的村庄,正以“阿禾第一村”的新身份作为新起点,以“地理优势为底、生态文明为魂、草原文化为韵””的笔触,在额尔齐斯河畔写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诗篇。
(文/黄鸟 韩玲 图/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