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嘉陵江挣脱秦巴山系的最后一道峡谷束缚,以开阔之姿奔涌过川北大地,一片被江水深情滋养、被历史反复淬炼的土地便在此铺展——这便是南充。这里,是“绸都”千年的桑影摇曳,是“果州”万亩的橙香浮动,是陈寿笔下落墨三国的惊雷,更是朱德、邓小平、罗瑞卿三位共和国巨擘生命最初的烙印。踏入南充,你便踏入了嘉陵江最丰饶的臂弯,在青瓦粉墙的古镇烟火中,在千佛崖壁的岁月静默里,在红色星火的燎原起点处,感受一座城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志为骨的磅礴呼吸。
南充全景,朱德 邓小平 罗瑞卿三总故里
第一章:嘉陵文脉——江水滋养的千年风华
绸都桑影,丝路源头的柔韧史诗: 步入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时光被拉回三千年前。巨大的汉代提花织机复原件静立,复杂的综蹑诉说着“天上取样人间织”的智慧。指尖拂过蜀锦残片,繁复的“陵阳公样”纹饰(联珠对龙、对凤)仍闪耀着盛唐的光泽。高坪六合丝厂老厂房内,缫丝机的轰鸣仿佛仍在回响,这里是近代丝绸工业的活化石。城外,连绵的嘉陵江蚕桑基地,碧浪翻涌,采桑女的身影在绿海中若隐若现。从嫘祖传说的远古回响,到“顺庆大绸”名扬天下,再到现代“丝绸源点”的品牌重塑,一根柔韧的丝线,串联起南充千年的产业命脉与文化荣光。
南充丝绸
陈寿著史,万古惊雷出安汉: 西山脚下,万卷楼巍然耸峙。登楼远眺,嘉陵如带。遥想西晋史家陈寿,在此青灯黄卷,秉笔直书。一部《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以简驭繁,定鼎三国历史乾坤。楼内塑像凝思,仿佛仍在斟酌“隆中对”的深谋,叹息“秋风五丈原”的悲怆。笔锋落处,惊雷万古,南充由此深植不朽的文魂。
陈寿《三国志》
科举圣地,文曲星耀果州城: 顺庆府文庙(南充文庙)棂星门庄严,泮池如镜。大成殿内,“万世师表”匾额高悬,孔子塑像肃穆。这里是明清川北士子的精神圣殿,无数寒窗苦读的梦想在此启航。漫步贡院街(若存遗迹或地名),仿佛仍能听见考篮轻响,感受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灼热渴望。南充自古文风鼎盛,孕育了司马相如(蓬安人)的赋圣才情,更滋养了陈寿的史家如椽巨笔。
南充庙(顺庆府文庙)
古城遗韵,阆苑之外的嘉陵明珠:
顺庆故城: 顺庆老城区,红光街、府街等老街巷肌理犹存,老茶馆、老字号隐于市井,青砖灰瓦间流淌着慢时光。
· 周子古镇: 蓬安城西,嘉陵江畔。千年古码头,青石板路蜿蜒。爱莲池畔,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曾在此悟道讲学,《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千古绝唱在此孕育。古镇依山就势,吊脚楼临水,古榕参天,舟楫往来,是嘉陵江畔保存完好的码头古镇标本。
周子古镇
· 相如故城: 蓬安锦屏镇,为纪念“赋圣”司马相如而建。仿汉街区,长卿祠、琴台、赋圣苑,重现汉代风韵,追慕“凤求凰”的浪漫传奇与“子虚乌有”的赋体华章。
相如故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