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浦东新区,发现了一座颠覆我三观的寺庙,名字听着“根正苗红”,但样子看着却宛如现代艺术馆,它就是坐落于南曹路1106号的国庆寺。

国庆寺的前身名为俞公祠,乃是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为纪念抗倭英雄俞大猷而修建的祠堂。只是后来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原先的祠堂早已化为了废墟,直至2013年才计划重修、并更名为了如今的国庆寺。
国庆寺的正山门是常年关闭的,所有人都要从南曹路的侧门进入,这仿佛就是在巧妙地暗示着:我们面对的乃是一座不走寻常路的寺庙!

侧门入内的右手边,迎接我们的是一方清浅的池塘。池内有鲤鱼、池边有假山,假山上还种植着古朴别致的青松,松树下则散落着造型各异的佛像,当真是充满了悠然闲适的氛围,能让人心立马就平静下来。

穿过池塘,我们就来到了国庆寺的前院。在它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就和中式传统寺庙的布局一样。只不过它所使用的可不是木材,而是清水混凝土、钛锌板等现代材料,所以这里完全见不到黄墙黛瓦、古色古香,而是处处都透露着时尚简约的气息,甚至颇有种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味道!

然而,整座寺庙里空间叙事的“高潮”,还是当属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庭院。庭院采用了“四水归堂”的传统布局方式,中心是正对着头顶四方天井的水池,两侧则分布着钟鼓楼、观音殿、普贤殿等诸多殿宇。而在水池的中央,还立着一个名为“四大皆空”的镂空佛像,于光影流动间营造出了一个澄澈的佛国世界,并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形成了完美呼应!

虽然有些游客觉得国庆寺过于前卫,但仔细想想,寺庙的核心功能也并不在于其外在形态,而是在于教化与修行。所以在我看来,国庆寺这不同流俗的创新设计,说不定还更与寺庙的原初精神相契合。
不知道你对此是何看法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