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2025年7月9日:抚远东极阁
抚远,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中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
但是,抚远市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还不是中国最东端,最东端在距离30公里左右的乌苏镇,在抚远能登上东极阁俯瞰整个抚远市,远远地看到对岸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东极阁,在南山公园山顶,海拔266.5米,是抚远市的最高点,也是抚远文化地标性建筑,登顶可鸟瞰整座抚远城。
东极阁由一座主体建筑及四个抱厦组成,是一座仿唐纯木结构建筑。
抚远的对岸,是哈巴罗夫斯克,那里原为中国领土,中国名叫伯力。
哈巴罗夫斯克现在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第一大城市,俄罗斯第五大城市,俄罗斯远东重要交通枢纽、河港城市。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地区最早为中国达斡尔部落世居地,随着清中后期关内移民的到来,此地由山东人建成了小渔港,当地人俗称"伯力屯子",官方称"伯力"。伯力屯扼守两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南可由陆路至日本海,向东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控制了此地就控制远东,沙皇俄国对伯力及周边地区觊觎良久。
1858年﹐俄国在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到达﹐以此地作为俄国西伯利亚第十三边防营的屯营地﹐建立军事哨所﹐并以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伯力命名为哈巴罗夫卡。
《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公管。
《瑷珲条约》签订后,穆拉维约夫便带领阿穆尔哥萨克开始在乌苏里江右岸图勒密山等地盖房修道、建教堂、广为移民,并安设炮台,架设要塞炮。1859年春,穆拉维约夫继续在乌苏里江以东积极推行武装移民政策,擅自建立了布谢村、上米哈依洛夫村、下米哈依洛夫村、伯爵村、亲王村等20座新村镇, 居民点越建越密,人越移越多, 哨所和村屯也从陆路设到兴凯湖,沙皇俄国此时距正式吞并伯力只差一纸契约。
1860年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满清朝廷举朝外逃。沙俄外交代表伊格纳切夫假作"调停人",一面挑拨英、法继续进攻北京,一面帮没来得及逃走、被捉来充当临时谈判代表的奕昕"解围",奕昕被逼和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从此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侵占。伯力不再属于中国领土,变成俄国的领土。
1883年﹐沙俄又将哈巴罗夫卡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