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六合发布《六合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5-2027)》,明确要将旅游业打造成六合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力争到2027年底,全区年接待游客达22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210亿元以上,文体娱行业营收达3.2亿元以上,建成运营10个以上文旅项目,招引落地10个以上文旅项目,新增30个以上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创成3个以上国家等级景区。
突飞猛进
目前六合整体在旅游项目的打造上成绩突出,尤其是金牛湖一带。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金牛湖风景区、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多乐拾趣花田乐园等景点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片高质量旅游资源聚合区,成为六合当下闪亮的名片。
配合各类文化活动,六合整体的旅游氛围确实提高了很多,并逐渐进入到了南京文旅的主流视野,正在成为北部高速成长的旅游引擎。
当然这部引擎还可以继续加强,比如海底世界就可以加入到金牛湖旅游产业的拼图当中,参考广州长隆的做法,动物园也可以增加逼真动态的恐龙主题元素。我认为整个金牛湖旅游区的业态丰满度还有一些提升空间。
同时“乡村游”也在六合逐渐兴起,不管是横梁四新村的大圆农庄、竹镇大泉湖畔、马鞍泥桥人家还是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乡村文旅活力。
据统计,今年六合“五一”全区接待游客约 13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 3.71 亿。
这个成绩还是非常有看点,我对比了一下其他区,比如同类型的浦口、溧水。
以今年五一为例,浦口接待游客总量上是102.35万人次,只有六合的约78%。溧水更少,85.5万人次,仅相当于六合的65%,可见六合在旅游人气方面优势非常突出,没想到六合这么受欢迎。不过在旅游收入这部分,浦口5.7亿,溧水6.98亿,倒是都比六合高,短板似乎找到了。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编制印发了《2025年支持六合高淳两区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其中提到:“推进247省道金牛湖至省界段改扩建工程审批、支持民用机场建设及功能完善等”。
247省道金牛湖至省界段目前道路较窄,改扩建是提升金牛湖片区通行效率和区域形象的关键,至于民用机场,六合就更需要了,其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带动很有帮助。
美丽乡村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六合整体的旅游人气颇具竞争力,远超浦口、溧水等。主要短板在旅游收入上,那么六合后面的工作方向就有了,就是要将客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除了提高城区商业等级、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收费景点外,我认为打造美丽乡村,创造更多休闲与消费场景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美丽乡村”是现代旅游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型的典型代表,“免票”可极大降低游客的决策成本,吸引多元客群。只要能够打动游客,初级的消费很容易产生,餐饮,住宿这些都是很基础的。
最关键的点在于,通过美丽乡村的打造,营造出大家对于理想村居体验的认可和向往,自发的想要留下来。核心目的是要延长游客的自主停留时间,促使出游行为从“免费打卡”到“一日游”到“过夜游”,再到“双日游”,甚至是“一周游”的进化。
上图:某社交平台对于六合旅游的推荐性标签
引导消费习惯从单纯的旅游,向更长、更深维度的度假转变。一旦度假氛围和生态形成,对一个区域的文旅IP影响是非常正面的。
而且收费景区与美丽乡村也可以产生积极联动,实现增益作用。比如银杏湖乐园+公塘村+理想村的模式,就挺成功。
六合美丽乡村起步较晚,但自然环境优势明显,后续的打造完全没有问题。本身金牛湖一圈就是最好的“美丽乡村”或“乡村振兴中的文旅融合点”,是打造高质量民宿、酒店或乡村休闲体验最合适的区域,可与周围各大景区结合,大大提高区域整体的活力感。附近的黄山水库、杜营水库、毛营水库、陆凹水库附近的村落也非常适合。
2027年南京北站和六合西站通车,也将提供交通枢纽层面上的助力,这是摆在六合面前的机会。
当然我提一句,六合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有建筑美学的意识,要有专业建筑设计团队参与,要有规划,完全发挥后发优势,调性要提上去。
六合起步偏晚,距离又远,因此在很多方面反而要做到更好,要有提供远超期望值体验的意识,把口碑做出来,这是六合在美丽乡村领域实现追赶和超越的机会。
茉莉花
《茉莉花》最初名为《鲜花调》或《双叠翠》《双叠调》,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是“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在西方享有很高知名度。这也是很多国际层面重要活动中,总能听到《茉莉花》旋律的原因。
包括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1999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2016年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等。
而国内熟知的茉莉花版本,是上世纪40年代由作曲家何仿在六合金牛山下采集并改编而成。
六合对于这个IP非常重视,今年五月南京金牛湖茉莉花音乐节开唱,吸引了近3万音乐“发烧友”,六合文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然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响。
来源:南京金牛湖旅游度假区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茉莉花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暖怕寒,整个南京都不是其传统的优生区,因此六合一直存在“有歌无花”的困局,“听得见摸不着”,这导致六合与茉莉花文化的关联性略显单薄。
六合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很早就展开了与南京高校的合作,尤其是“中华茉莉谷”的建立。
其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3家高校院所建立了茉莉花产学研平台,通过引进国内外野茉莉的优良树种,一方面在南京地区驯化栽培,另一方面开展引进优良树种和南京乡土野茉莉树种之间的种间杂交工作,选育适宜于南京地区栽培的速生新品种。
另外通过在室内引种全球茉莉花品种,打造成茉莉花博览园。目前基地已收集各类茉莉花种质资源625份,其中野茉莉498份,成为全球最大茉莉花种质资源基因库。
如今的中华茉莉谷甚至可以做到四季花开,六合实际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茉莉花源头。
上图来源:活力马鞍
正是得益于茉莉改良的成功,六合这两年出现了不少观赏性的茉莉花主题园。比如南京雨花石地质公园的茉莉花港、金牛湖、冶山、桂子山等。六合茉莉花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丰满。
这就是六合数十年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努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超前谋划的意识。
结合美丽乡村的高质量布局,六合未来必然成为南京北部高质量、综合性的度假胜地,文旅产业正在成为六合又一块金字招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