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设计是一项兼具艺术性、人文性、功能性的系统工程,要求设计师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具备扎实的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旅游体验,将众多无声的景观打造成为可感可触的“红色课题”,在实现红色育人功能的同时,焕发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规划景观建筑设计,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景观建筑是文化内涵及艺术审美的集合体,将红色文化应用于景观建筑设计,能将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外化为建筑,并转化为被大众所认同的育人资源。因此,设计师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构建具有红色印记的主题景观建筑,以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革命遗址是红色文化的见证者,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采用专业修复技术还原历史风貌,选择当地建筑材料,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革命遗址保护机制,由专人负责红色文化主题景观的日常巡查及维护工作;选取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传记、革命历程等情节设计建筑外立面彩绘,活态传承红色文化。
优化景观小品设计,渲染红色文化氛围
景观小品是红色文化主题景观的点睛之笔,设计师应以红色文化为核心,通过构建富含红色文化的景观小品,以艺术特性增强景观的红色底蕴。挖掘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红色剧目等资源,并结合红色革命发展史,以标语、花坛、雕塑等景观小品形式进行呈现,从细节处展现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体现红色文化的宣传及熏陶作用。运用合适的手法将区域特色与红色文化景观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如杭州临安潜东村以彩色稻田绘制图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不仅展现出别样的农耕景象,也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此外,在绿植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能代表红色精神的植物,并选择当地材料构建五角星、党徽、麦穗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以贴近民众的方式渲染红色文化气息。
完善人文景观设计,展现文化育人实效
人文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具有意境和人文内涵的设计,影响人们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塑造。因此,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设计要选择贴合人们日常生活的红色资源,在创设高品质精神环境的同时,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名人故居为载体创办“党史教室”,可查阅书籍、老照片等资料对故居场景进行复原,以沉浸式的空间呈现向人们讲述历史。以红色文化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还原经典红色文学场景,传达革命精神。如湘江橘子洲以《沁园春·长沙》为设计依据,呈现毛主席驻足远眺湘江的人文景观,突出了景观的文学情境。可在人文景观旁设置宣传栏、展示栏,以图片、文字、二维码讲解等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引导公众深刻感受革命精神的无穷力量,也可借助光影、数字媒体技术等丰富人文景观视觉体验,强化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主题景观不仅能够发挥艺术审美价值,更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应在保留红色文化教化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交互作用、情感渗透,提升大众的感官体验,使红色文化以创新形式得以传播。
〔作者系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本文系蚌埠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安徽红色文化遗产主题民宿的建设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4SK02zd。〕
《青海日报》(2025年08月22日 第7版:理论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