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8月24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女教师林吉红一人一车完成从西安到霍尔果斯口岸的“丝绸之路”骑行后回到厦门。
39天、3590公里,今年暑假,林吉红完成了一场跨越陕西、甘肃、新疆的骑行。这趟骑行孤独而绚丽,一路上,她见过沙漠的浩瀚、戈壁的苍凉、草原的辽阔、雪山的圣洁,也经历过酷热、冻雨、沙尘暴的考验。她说:“看过世界的辽阔,才知世间美好值得追寻。”
林吉红骑行到霍尔果斯口岸。
说走就走的结伴而行 结果变成“孤身远征”
“这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暑假前夕,林吉红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招募骑行伙伴,计划从西安骑到新疆,她当即决定加入。然而,开始骑行以后,这位同行的小伙子仅坚持一天,就因太辛苦放弃了,林吉红最初的“结伴而行”就这样变成了“孤身远征”。
这不是林吉红第一次挑战自我。2019年,她曾用27天骑行2200多公里挑战川藏线。林吉红说,她读大学时就成了背包客,每年暑假都出游,已走遍大半个中国。她爱看书,常跟着书中的场景去旅行:读余秋雨的《道士塔》去了敦煌,因向往沈从文的《边城》去了凤凰古城,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去了内蒙古大草原。她曾独自“青进川出”走西藏,完成冈仁波齐转山、玛旁雍错转湖,还当背包客走过东南亚五六个国家。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我想把书中的风景变成眼中的现实,旅行成了我实现梦想的方式。”林吉红说,“我不是有钱人,我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我所有看世界的费用都来自我的工作收入。我从来没有买过一个名牌包,不是我不喜欢,只是一分钱做不了两份事。普通人一样可以去体验精彩的世界,只是需要取舍。”
林吉红骑行到独库公路。
荒凉中藏着的善意 成为“精神加油站”
旅途中的震撼,不仅来自“大漠孤烟直”的壮丽,更来自“人间情味暖”的细腻。一路上,陌生人的善意和鼓励成为林吉红最重要的“精神加油站”。
在甘肃戈壁滩,林吉红的车胎扎破了。她独自在路边修车时,一辆甘肃路政巡逻车从她的身边经过后又主动倒回。三名工作人员帮她一起换好轮胎,并留下联系方式。毕竟那里离市区还有40公里,工作人员说,有问题可以再次呼叫他们。到了玉门后,林吉红想请他们吃晚饭表示感谢,三名工作人员选在热闹的公园广场,还提前付了钱。其中一位大哥还特地为她带来洗好的水果和福建的茶叶。
林吉红在记录旅行的微信文章中写道:“都说西北荒凉,可这荒凉里藏着的善意,比什么都暖。我作为独自骑行的女生,这一路的安全感,往往就来自这些素不相识的援手。”
在服务区一家餐厅,林吉红跟老板娘闲聊。当林吉红想点一份68元的中盘鸡时,老板娘却说“你一个人吃不完,浪费哟”,转而为她特制一盘25元的小盘鸡。这份“温柔的拒绝”,让林吉红一直记着。
林吉红(左)与餐厅老板娘。
在吐鲁番吐峪沟大峡谷,林吉红向摆摊的维吾尔族阿姨一家四口人问路。阿姨不懂普通话,却给她竖起大拇指,免费请她喝杏皮水、吃哈密瓜,临别时还硬塞给她一袋干果。林吉红留了阿姨女儿的联系方式,说回到厦门一定要寄厦门的特产给她们。
林吉红与摆摊的维吾尔族阿姨一家。
在路上与自己对话 美景激励着她前行
在漫长的312国道上,日均90公里的骑行是枯燥且艰苦的。“旅途的大部分时间只有我一个人,地广人稀,只能跟自己的影子作伴。”林吉红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根据日出调整出发时间,在看不到头的公路上,与自己对话成了常态。
一路上,林吉红一直寻找情绪价值。爬坡的时候,她鼓励自己:到达目的地就有很多美食等着我。在行程中,她确实也一直用美食犒劳自己,行程结束时,她的体重一斤都没变。沿途看到风景,她就会停下来拍照。她还会用奶酪棒、旺仔牛奶等小零食来哄自己开心。
在骑行的后半程,挑战不断升级。骑行第33天,被誉为“此生必驾”的独库公路给她来了个下马威。“第一天68公里骑了12个小时,第二天66公里骑了13个小时,一路全是上坡,没办法只能推车。不仅如此,独库下了大雨,还有泥石流,万幸我都安全骑行下来。”
当地的天气更是“十里不同天”,一场不期而至的冰雹,让林吉红在夏日里冻得手脚发麻。一路上,她的腿软得像棉花,推车时轮子都比她争气。但眼前的美景一直激励她继续前行,“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是她最真切的体会。
旅途再辛苦,林吉红都会坚持每天更新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和网友分享她在骑行中的点点滴滴。网友和她互动留言:跟着你看世界,你是我的眼,你好厉害……她开玩笑说,自己就是靠着网友们的一路催更,才骑到了新疆。
她并非骑行爱好者 热情让她充满能量
骑行一个多月,行程3000多公里,需要做怎样的体力准备?面对这个问题,林吉红给出的答案让人有点意外。“带上热情就可以。”她说。
林吉红坦言,她不是骑行爱好者,也没有长期坚持运动的习惯。她笑称自己平时“爬楼梯都喘,去5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要打车,周末没事睡到自然醒”,但在旅途中,她就变得充满能量。
她说,旅途中的善意、美景、美食,网友的鼓励和支持,都是她前行的动力,她被旅途中的美好滋养,充满力量。这位1986年出生的高校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是充满热情和能量的。除了上课,她创办了直播电商工作室,还带其他老师和学生做乡村振兴相关的工作。“不想当吃货的背包客不是个好老师。”这是她的自我介绍。她也感谢教师这份职业,让她“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林吉红将从旅途回归校园。她说,每一次旅程结束,就像按下相机的关机键,将记忆封存,那是独属自己的美好。
林吉红在新疆拍了一组写真照片。
厦门晚报记者 吴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