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000年城址不变,2500年城名不改。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繁华城市周边,星罗棋布地隐藏着不少古老的场镇,它们犹如岁月长河中的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封存着往昔的故事与记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永兴场老街,以其历史底蕴、古朴原始建筑和浓郁的烟火气息等,吸引着不少慕名前往。
永兴场位于新津区南河沿岸,是邛崃、彭山、蒲江四县交界之地,历史上曾是新津县最大乡场。本地人更习惯称它为“猫儿场”,因场镇背后山形似虎而得名,后因避讳改称“永兴”,取“永久兴旺”之意。永兴场历史悠久,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最初,这里只有明代修建的禹王宫,后来,随着湖广填四川,住户逐渐增多,商贸往来日益频繁,逐渐形成集市场镇。因其紧临南河,水运发达,成为了货物贸易与转运的要地。到清末民国时期,这里更是热闹非凡,银号、当铺、烟铺、茶馆等各类商铺一应俱全,民间更有 “塞不满的永兴场” 之说,足见其繁华富庶。
永兴场现有三横一竖四条老街,分别是建设街、胜利街、保卫街、和平街。其中建设街和保卫街,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最原始的模样。站在建设街头,整条街像是被时光按下了暂停键,步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回廊。街边既有清末民初的木质老建筑,又有建国后修建的老瓦房,处处都留着一段段历史与生活的记忆,弥漫着一种静谧之美,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漫步街上,游客罕至,只有本地居民有条不紊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见我走来,热情地与我招呼,分享他们过去的故事;偶尔一扇木门的背后,人声鼎沸,那是街边茶铺搓麻将的声音,还有那些只有本地人才知晓的苍蝇馆子,无不诉说着老街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我无意间,走进了老年协会的茶馆,里面飘出盖碗茶的清香。十多位老人围坐方桌边,竹椅吱呀作响,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话题,还有我询问永兴的过往,无处不是永兴的味道。
孙家大院,是老街的标志建筑 ,这座清代穿斗式木构院落,门楣雕花已模糊,但挑高的堂屋与天井仍透出大族气象。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典雅。孙家作为永兴场的大族,一直以来备受敬重,或许正因如此,这座大院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成为永兴老街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
在永兴场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里,当地的三大家族可谓是家喻户晓,“孙家银子、顾家顶子、龚家谷子”这句俗语,简明扼要地道出了三大家族的传奇故事。老街的民居建筑多为川西民居风格,穿斗式结构,青瓦木墙,别有风味。许多窗户上都有精美的雕刻,虽然岁月留下了痕迹,但仍能想象当年的工艺有多精良。场镇内外曾建有多座宫观寺庙,包括禹王宫、伏虎寺、文昌宫、关帝庙、鲁班庙等,这些都已不存在,被封印在永兴场的记忆中。
漫步于永兴场的街道,最令我为之动容的,是浓浓的烟火气。街边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麻辣水煮鱼、黄辣丁、臊子面、酸辣粉、豆花粉等,这些美食,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精致的摆盘,却以最质朴的方式满足着食客们的味蕾。
【旅行攻略】
地址:成都市新津区永商镇永兴社区建设街;
门票:免费;
自驾:导航”新津区永商镇万岁古城“;
公共交通:地铁10号线,五津站B口出,乘坐新津522路,永兴供销社站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