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到这个山城住宿的时候,竟然晚上找不到一间房,后来花80元住进了一户人家。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说:这个县城最热闹的时候,单日接待游客有三万人。
老天爷!这个县总共只有七八万人,县城也就是五六万吧,来的游客难道跟县城人数都差不多了?
猜到这是陕西那个县?
宝鸡凤县,曾经陈仓道上的一颗明珠,那个号称“岭南第一州”的“水韵江南,七彩凤县”。
走陈仓道,这里是绕不过去的。
过凤州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这个历经千年的州县治所,为什么被废弃。不过看到旁边废弃的连云栈道时候,我忽然就明白了。
连云栈道的重要就是连接着陈仓道和褒斜道,而凤州就是连云栈道的起点,当川陕公路从双石铺通往留坝汉中后,双石铺成为两条蜀地的连接点,那么凤州被废弃是必然的!
1936年川陕公路凤县到留坝段通车,1951年凤县县治才从凤州迁往双石铺,这么说凤县的县治迁的还有些迟了。
很多城市都是随着交通线的改变,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关中道的大荔县凤翔县就是因为陇海铁路的通车丧失了地区中心地位,都是这么个道理。
凤州现在合并周围几个乡,成为了一个镇,但老城的一条老街也是破破烂烂,尽管进行了一些修缮,总显得落寞。
只有嘉陵江对面的消灾寺,显示这里曾经的辉煌。
凤州距离县城所在双石铺只有十多公里,十几分钟就到,我们没有住县城中心,在距离县城中心一公里多的岔路口,找了一个大酒店,物美价廉。
游客不多,晚上老板看我们喝茶,还邀请到他办公室聊了会儿天。
入住后我们开车到县城中心凤凰湖旁边吃饭看夜景。
进入县城看着高楼灯火不是很辉煌,就估计今天这里游客不多,廊桥旁边停车应该靠谱。
果然,凤凰湖周围虽然灯火辉煌,但是游客并不是我们原来所想象的多。
距离我上次住在这里已经十多年了,那时我对凤县的印象除了热闹美丽,就是卖花椒的多乞讨的人多。
时隔多年,乱摆摊和乞讨的都没有了,街道整洁,盖起的高楼更多了,恍不留神,如同来到了大城市。
我们选择在廊桥二楼吃火锅串串,味道不错,老板说我们来的巧,一会儿还有喷泉看,——哈,运气真是不错,我想着游客不多,今天又不是周末,根本就没有想到喷泉表演。
这可是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擎天柱高喷180米,加上周围的各种造型,再加上“栽星种月”——在后面山头上“栽”了3000多盏太阳能灯,一到晚上,这些“星星月亮”开始发亮,漫山遍野地闪耀,与县城嘉陵江里的音乐喷泉交相辉映,这凤凰湖就成了美丽的灯海。
这个凤凰湖,其实也是嘉陵江上拦起的一个水面,中间有一个高大的凤凰造型,凤凰的尾巴就是喷泉造型的地方。
宝鸡素有“凤鸣于岐翔于雍”的说法,后来不知怎么又加上了“栖与凤”,其实凤县归宝鸡前,一直都是归汉中管辖。
大约九点左右,喷泉果然开始表演,几曲音乐诸多造型,在秦岭大山的中心,我们恍如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湖中巨大的“凤凰”也在变幻莫测的灯光水雾中,时而柔情时而刚毅,腾云驾雾似要腾空而起。
曲终人不散,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梦幻中。“七彩凤县”,名不虚传。
这些年我走过陕南和川北川东秦巴山区不少县城,很多地方都有廊桥都有灯光秀,但是要论名气大搞的早的,还真算是凤县了。
据说当年那个县上拿事的领导花了好几个亿弄这些事情,还“无中生有”搞个“汉改羌”,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但是从后来的发展看,那个举措确实是现在很多小城发展的方向,虽然那个“汉改羌”确实有些呵呵。
想想全国有名的“水司楼”和现在到处倒闭的文旅小镇,凤县目前的发展还真是不错。
这里地处秦岭深处,夏季凉爽,西安过来也就三个小时,作为避暑休闲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西安周边类似凤县这样的小城太多了,近的有宁陕柞水镇安,远的有石泉留坝太白,特别是和凤县比较近的太白留坝,这几年引流了很多从西安宝鸡来的游客,要是没有一些特色的地方,要想旅游长久的发展,也是很难的。
川陕公路的修建,让凤县县治从凤州迁到双石铺,现在西成高铁绕过了凤县,通往成都的高速也绕过了凤县,曾经辉煌的川陕公路和曾经很重要的宝成铁路虽然还在,但早已不复昔日的辉煌。
有多大肚子端多大的碗,要想昔日辉煌是不要想了,但凤县还是一个秦岭中的宝藏城市,消灾寺灵官峡紫柏山连云栈道,总会吸引一些喜爱他们的人。
文章结尾,补充一个故事:曾经有个电影《黄石的孩子》,其实应该是“双石铺的孩子”。当时翻译错了,将“双石”和“黄石”搞混了。
这个是讲抗战期间,英国的记者带着幸存的60多名孤儿,跋涉千余公里逃避战乱的故事。
凤县双石铺地处川、陕、甘咽喉,是战略物资转运重镇,故事原型来这里一是为了安全,二是来投奔朋友路易·艾黎。
而这个路易·艾黎是工业合作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凤县也是“工合运动”的发祥地。现在凤县路易·艾黎居住的窑洞还保留着。

川陕公路已不再繁华,凤县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山城,那就让他安安静静下去,留给喜欢安静的人吧。
明天,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蜀道之旅,一路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你,请持续关注。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