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这是我答复一位粉友的话题。他觉得我们太辛苦,建议我们调整一下旅游方式,慢下来,在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纯粹地休息放松,然后再接着往前走。
[微风]他的想法很好很惬意,我们也想这样,但实际情况不允许。有过自驾亚欧之旅经历的车友都知道,这里面有个人的欧洲申根签证期限问题,还有车辆的期限问题,让你无法像在国内一样惬意旅行。
[微风]先说说欧洲申根签证的问题。
[微风]欧洲29个申根国签证,每半年一次只给90天。按照这位粉友建议的理想玩法,一次在一个喜欢的地方住上十天半月的,那样的话,一次申根签证有效期内,最多只能玩5、6个国家。期限一到你必须离开,而且车也得离开,你得把车万里迢迢开回国。
[微风]如此玩法,半年玩一次,你至少得跑个7、8次往返,也就是用上7、8年时间,才能走完亚欧之旅的40个国家,(一年只能跑一次,因为要避开冰天雪地的冬季)。
[微风]每一次出发欧洲,你都得重复走一大段你上一年已经走过的路程,才能到你还没有去过的国家,因为你的车不能自己飞过去呀。如此重复消时间和体力,很不划算!
[微风]而且,每一次出发玩新的国家,你都要数万公里迢迢往和返,每一次你要付出大约15-20万的成本,有可能每年还会上涨。那么,你得花多少钱才能走完亚欧之旅40国的梦想?至少准备150万吧,经济上也不划算!
[微风]而在这7、8年间,对于退休人来说,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多少事?一旦有点什么事情,你就不一定能顺利出国自驾。断断续续,拖拖拉拉,很多人一定会不了了之的。从机会成本上来说,也很不划算。
[微风]正因为上述这些客观原因,在我们之前几年的亚欧之旅的车友们,几乎都是一次走完40国。而且他们都是做的半年行程计划,只有2018年的一位山东大姐,夫妻俩是用了一年时间跑完亚欧之旅。
[微风]半年的行程计划,六个月时间内,只有三个月90天分给欧洲国家,另外三个月要留给往返广袤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土耳其,以及高加索三国。
[微风]半年时间,五万公里,40个国家,平均每天跑近300公里,路况有好有坏。你还得留出时间,在所到目的地进行参观和必要的休息。
[微风]所以,亚欧非环游,只能赶路,他们比我们更赶更累,因为他们只有半年的时间。
[微风]而我们家这次做的计划,是差不多一年半时间,比他们多了不少时间。欧洲申根签证我们申请到了一年多次往返的,一共有六个月180天可以在欧洲大陆境内旅行。
[微风]但这180天,你也不能连续地待上180天! 申根签的规定是,第一个半年,你最多只能待90天,当这90天的期限一到,你必须出离欧洲申根国家! 到那时,我们会快速跑去非洲,正好也快到冬季了,我们去非洲北部的摩洛哥,待上至少3个月,过一个暖和一点的冬季。
[微风]等到明年的春夏,也就是等到第二个半年,我们才能再有另外一个90天的申根签,再次进入欧洲,把剩下的二十几个国家玩完。
[微风]再等这第二个半年内的90天申根期用完之后,又得离开欧洲,这次出了欧洲,就不能再回去了! 申根签是一年内有效。这时候,你必须把车开回国了,人和车都得同时万里迢迢回国! 因为你的车的出国期限也到了。
[微风]接下来说说车的问题。
[微风]中国车出国自驾,在国外待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目前,自驾游出国,私家车的“签证”,只能按照货物临时进出口的方式办理。有效期一次只给半年。
[微风]我听说有人成功地再续了一次半年,加起来一共一年。而我们的旅行计划是一年半,需要续两次才能凑够。现在还不知道是否能成功续签,如果办不成,回国就要接受惩罚。
[微风]所以,你想把车长时间扔在国外,自己先飞回国,来年再飞过去接着玩,不可能的!
[微风]那,你是愿意出发一次,就走完五万公里40个国家?还是,分七八次走完40个国家?前者,用时半年或者一年半,费用大概15万-30万;后者,用时七八年时间,费用至少150万。
[微风]如果我们家这次一年半的亚欧非大环游计划跑成功了,以后的车友也可以如法炮制。我们认为这种玩法最合理也最经济实惠。半年的太累,七八年的太费。
[微风]开中国车到国外自驾游,没办法那么逍遥自在地玩。想逍遥,就飞行旅游吧,飞到一个国家的某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的。可这种办法,要把40个国家走完,吃住行费用更高,也缺乏自主性,时间战线还拉得老长老长,不太适合已经步入人生下半场的退休群体。
[微风]或者,飞过去,租人家的车玩,多一点自主性,在一个喜欢的地方待上半个月一个月的。这种玩法利弊比较折中。但,租车费用也不便宜。而且,要走完40个国家,至少也得七八年吧,你的人生还经得起用这么长的时间打持久战吗?你的经济实力适合这种消费过程吗?我们家经不起。(但是,如果是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漂洋过海地只去一两个国家,玩上两三个月,那这种方法就非常合适! 有可能,后年,我们就会成行。)
[微风]总之,我们,更喜欢开自己的房车自驾游,不仅吃住行一并解决,干净卫生,还有拥有更多的自主性。而且,我很确定,中国房车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