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现,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中心,居然有一座两万人的小镇。小镇周围百里被黄沙覆盖、没有河流,为什么偏偏要建在沙漠里呢?镇上的用水用电又从哪来的?
“死亡之海”里的唯一小镇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内部有一片“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它的面积有33.76万平方公里,多大呢?和10个台湾省差不多。这里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而且每年有120多天都是风沙天气。漫天黄沙、寸草不生是这里的底色。然而这么荒芜的沙漠中心却存在一座小镇——塔中镇。
镇子四周没有山川河流和植被,距离它最近的且末县也有200公里。听上去不太适合居住,但小镇巅峰时期能有两万多人,目前也有2000多的常住人口。为什么要把城镇建在沙漠里呢?
说来也简单,两个字“资源”。在塔克拉玛干贫瘠的外表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根据新疆生态环境厅数据,这里石油储量107.6亿吨,天然气储量8.39万亿立方米。什么概念?我国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是7.56亿吨和4260.5亿方,也就是说这片沙漠能支撑全国用十几年。
不过想开发这些资源并不容易。毕竟在塔中镇成立之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被无人区覆盖,工人们需要频繁穿行在风沙肆虐的无人区。如果能在沙漠中心成立一个小镇,集中提供住宿、生活、休闲甚至是医疗保障,那对工人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以及资源开发的效率来说都是很大的提升。
就这样,塔中镇在2015年7月正式成立。镇子划归且末县管辖,为工人们提供休息驿站。镇子是建起来了,但周围除了黄沙就是黄沙,镇上人的衣食住行又该怎么解决呢?
镇上用水用电怎么解决?
塔中镇虽然方圆百里都是无人区,交通却比较发达。连接轮南镇和民丰县的国道216,以及从塔中镇分别通往且末县和阿拉尔市的省道233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呈“X”的形状在塔中镇交汇。在便利的公路网的支持下,镇上定期会出现运送物资的车辆,里面也包括运送淡水的水罐车。
不过靠车拉水运力实在有限,所以还有一大部分水源来自水井。别看塔克拉玛干那么干,其实地下水资源丰富。据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资料,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中石油等组织,组建沙漠科考队进行地层勘查,发现塔克拉玛干下方分布着厚达200米至300米的含水层,预估整个盆地内部地下水量约8万亿立方米,能填满203个三峡水库。如今通过水井抽取、淡化处理后,供给一座常住人口仅2000人的小镇使用还是问题不大的。
至于用电,首先大部分油田单位为了保证采油区正常运转,本身就有自备电厂。而且塔克拉玛干这地方,年日照时长能有3400小时左右,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当地10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去年为塔中镇提供了1.3亿度电力。并且今年7月,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塔中镇也将迎来新的电力来源。
如今塔中镇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加油站、餐馆、旅店、KTV甚至还有机场跑道和绿化带,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建在沙漠里的塔里木大学
其实建在沙漠里的不止有小镇,还有大学,这就是被称为“全国最孤独的大学” 塔里木大学。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侧的阿拉尔市。从这里去往乌鲁木齐需要1100公里,几乎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而距离最近的火车站尉犁站也得580公里,因此学生通常会选择乘飞机返校。
虽然机场距离大学也有17公里,但学校会提供免费接驳车。实在错过了也没关系,骑上骆驼走个两三小时就能到。由于太偏僻,在这里的学生都要到沙漠里军训,也引来网友调侃:塔里木大学的操场不小哦。那么问题来了,沙漠小镇是为了资源开采,一座大学为什么也要建这么远呢?
塔大的前身叫“塔里木农垦大学”,它最早是为屯垦戍边、开发新疆而成立的。1958年塔大刚刚成立时,全校只有19名老师和500多名学生。师生共同开荒造田、半耕半读,就连课堂都是在田野里进行的。
并且那会儿塔大只有五个专业:农学、水利、果树、农机、畜牧,这么看目的就很明确了,为新疆以及全国培养农业人才。可是塔克拉玛干那么干,新疆又那么远,上世纪为什么要在这里死磕农业呢?
新疆农业发展迅猛
50年代新疆刚刚经历和平解放,正需要发展和建设。大批建设者去到新疆要吃饭吧,可是据新疆日报资料,当时新疆的粮食总产量仅有110万吨,人均不足200公斤。啥意思?联合国划定的温饱线是280公斤,没摸到温饱线,离400公斤的安全线就更遥远了。而且那会儿的交通也没现在便利,从内地调运粮食不容易。
那为啥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呢?毕竟新疆光热条件相当优越,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能达到40℃。白天高温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夜间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消耗。让新疆的作物比其他地区更饱满和高产。
1950年响应中央号召,大批建设者奔赴新疆,开启新疆的粮食增产之路。通过开垦戈壁、改良盐碱地、推广集体化生产,新疆的粮食产量一路上升。到1983年,粮食产量接近500万吨,新疆从此结束吃调进粮的历史,并开始拿出粮食外调支援全国。去年新疆的粮食单产更是以每亩524.8公斤,逆袭成为全国粮食单产第一,中国粮仓又添一员猛将。
塔中镇将迎来治沙人
而塔里木农垦大学完成了农垦的阶段使命,在2004年更名为塔里木大学,设有生物科学、电子机械、工商管理等94个专业,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优秀人才。
其实不止是塔大,塔中镇为了长远发展也在转型。凭借沙漠中心独特的位置,发展起沙漠特色旅游业,建有沙漠车博物馆、沙漠植物园等景点。
而且随着塔克拉玛干3046公里锁边完成,计划接下来将使用“织网”的方式进行沙漠内部绿化,塔中镇也即将迎来新住户,成为治沙人的根据地。
参考资料:
1. 新疆甩出 171 个 "聚宝盆",这场千亿级投资盛宴你敢缺席?——新疆自然资源
2. 哈拉哈塘油田哈 601 井区 2025 年第一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生态环境厅
3. 七十年 戈壁荒滩变美丽家园——央视网
4. 十一假期,中国沙漠第一镇——且末县塔中镇满足您所有的期待——巴州文旅
5.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观察——央广网
6. 重大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有二百亿吨深循环补给水可开采利用——发现新疆
7. 70年数新疆丨从吃不饱饭到粮供全国——新疆日报
8. 塔里木大学:今日“抗大”续写荣光——塔里木大学官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