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10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主题花坛亮相长安街沿线
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打卡
“珍爱和平”花坛
从建国门到复兴门
10座花坛
既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
艰苦卓绝、众志成城
也描绘了新时代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及人民美好生活的场景
其中蕴含着不少水元素
今天带你一起去打卡!
会唱歌的“黄河”
东单东南角
在东单东南角的花坛主题是“黄河赞歌”
彩绘的瀑布与真水、迷雾
共同呈现黄河壶口瀑布壮阔的景观
这座花坛配有《保卫黄河》这首抗战名曲
一到整点便会响起
将人带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
历史场景
“黄河赞歌”花坛 记者 孟京 摄
《保卫黄河》
是《黄河大合唱》的套曲之一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9月
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
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
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同年11月1日
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渡口第一次渡黄河
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
以及高亢嘹亮的船工号子
让他印象深刻
1939年1月
光未然把歌词带到延安
冼星海用了6天时间谱曲
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音乐杰作
1939年4月于延安首次公演
随后传遍全国
成为凝聚民族魂的巨大精神动力
八百多年的卢沟桥
东单西南角
名为“众志成城”的花坛主景
营造出陡峭群山中巍峨的万里长城景象
其中还精美还原了北京卢沟桥等
诸多华北地区的抗战故事
人们在北京东单参观“众志成城”花坛 图片源自新华社
卢沟桥
因横跨古称“卢沟河”的永定河而得名
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也是北京城西南交通枢纽的地理标志
卢沟桥桥墩呈船形
迎水面是“船头”,砌有分水尖
洪水期间可以分流水流,保护桥墩
也使桥洞不易被堵塞
让桥的行洪能力和承载能力更加强大
1937年7月7日深夜
卢沟桥畔响起枪声
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拒绝后悍然炮轰城门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2025年7月7日
卢沟桥畔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经改造后重新开放
并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
人水和谐的幸福模样
西单西南角
名为“绿色生活”的
花坛主体元素
包括荷花、荷叶、飘带、
楼房、小桥、小树等景观
地面植物景观
以“河流”与“草地”两大主题展开叙事
左侧以传统荷花造景
营造“天鹅误入藕花深处”的古典意境
暗合“荷花十里,清风鉴水”的诗意画卷
右侧则描绘现代家庭草地野营的温馨场景
“绿色生活”花坛
近年来
水利部门
致力于还河湖以自然生态空间
实施退圩还湖、整治非法矮围
恢复连通湖泊水域面积
1300多平方公里
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
“科技强国”花坛
据说花坛的夜景也很好看
快去打卡吧!
欢迎留言分享你最喜欢哪一个
中国水事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新华社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孟京 罗景月
审核 | 樊弋滋
监制 | 轩玮
责编 | 孟京
校对 | 王子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