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_工作动态】
“圆广场、四排树,绿洞长街,春长驻。”在素有北国春城美名的长春,一抹抹绿色绘就城市福祉,一幅幅美景记录民生幸福。近年来,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以匠心守护绿意,以创新激活生态,让“城在林中、道在绿中、四季成景”的愿景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匠心筑就绿廊——城在景中生,人伴林荫行。截至2025年,长春市建成区以绿地率40.71%,绿化覆盖率43.71%的优越数据,印证这座北国春城的绿色版图正不断延伸,绿色福祉逐步成了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绿管中心精心编制《一路一策》为26条街路景观构建中长期规划,实现了迎宾大路变身“迎宾绿廊”、人民大街绘享“百年林荫”、南湖大路织就“多彩锦带” 、人民广场“破硬还绿”,新民大街“全面升级”的目标……258千米连续绿廊如绿色丝带簇拥、绕护起城市的寸土寸肤。
“生态宜居”“童心筑梦”等 11组主题立体花坛、140个造型榆叶梅花瓶、270余组花箱点缀城区,每年百万余株草花与宿根花卉相携绽放,70余个品种绘就四季花海,让城市每一处角落都充满生机与诗意。
口袋公园建设更成为民生亮点,绿管中心年均新建10处口袋公园,总建管60座“微点绿洲”,串动街巷、脉联全市,童稚园摘得“吉林省2023年十佳最美口袋公园”桂冠,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科技守护绿意——让生态底色亮,民生更优享。以科技为笔,为春城绿意注入持久活力,用专业守护让每一片绿叶都焕发光彩。面对树木养护难题,创新技术手段精准施策:6000余株衰弱黑松通过根际改良、微孔注肥等组合技术重现苍翠;2万余株杨柳树采用高位嫁接、花芽抑制剂等方式综合治理,飞絮量显著减少,让市民告别“春日飞雪”困扰。
古树名木是城市的绿色记忆,中心为全部古树佩戴二维码“身份证”,部分设置围栏实时监测,年均复壮率超95%,让岁月沉淀的绿意得以延续。“源头活水”保障同样给力,苗圃、花圃运用轻质容器育苗、潮汐灌溉等技术,年均出圃优质花卉苗木90余万株,自给率50%,为城市林荫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绿色补给”。从精细养护到科技育苗,每一项都彰显着对生态的敬畏与守护。
服务厚植绿壤——让建绿惠民心,幸福再提级。绿色惠民不仅在于风景之美,更在于服务之暖。绿管中心将民生需求融入绿化管理全过程,用细节彰显人文关怀。推行夜间作业模式,将乔木栽植、大型施工调整至晚10点至次日6点,减少日间交通干扰;“园长制+街长制”双重管护让绿地设施完好率超98%,每年15000车次精准浇水,苗木成活率达95%,用专业和辛勤守护城市林荫。面对极端天气,绿管中心化身“绿色卫士”,2020年极端冻雨灾害中,4000余人次48小时内清除折枝2.14万处、倒伏树木300余株,当日恢复主干道通行,1个月内完成95%受损苗木修复;面对突发天气引发的绿化事件,绿管中心平均响应时间不足2小时,群众满意率100%。
从一条街路的浓荫到一座城市的绿意,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用初心浇灌生态,用行动践行承诺。如今,人们行走在城市的林荫道上,尽享“绿脉与花海”的生态之美和22℃的夏季清凉。这片生长在林荫下的北国春城,正以更加鲜活的绿色,描绘着生态繁荣、民生幸福的新篇章。
编辑:刘昊 复审:马国宁 终审:高吉鑫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