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
8月25日,记者从介休市获悉,近年来,该市持续深耕文化特色IP,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已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今年上半年,介休市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5.1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714.1万元。
深度挖掘核心IP。介休绵山连续举办十八届寒食清明文化节,将介子推的忠孝精神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化体验。张壁古堡以“古堡地道”为基底,连续8年举办“地道中国年”活动,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热门打卡地。创新表达非遗IP。加强对国家级非遗——琉璃工艺的创新传承,将其从建筑构建拓展至家居装饰、艺术摆件等领域,开发的琉璃文创产品亮相法国卢浮宫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使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特色琉璃艺术品及文创产品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洪山香依托“文旅+康养”模式,开发线香、盘香等产品,应用于茶馆、中医馆,实现年产值规模化增长。跨界融合数字IP。张壁古堡引入LBMR数字技术,开发“元宇宙介休”虚拟导览系统,打造《沉睡的古堡》项目,推动“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转化。
打造全域精品线路图。以绵山、张壁古堡为龙头,通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沿线2个乡镇、16个村,联通后土庙、城隍庙等老城文物,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线上预约——线下接驳”服务体系,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体验,提供免费停车、充电、热水等便民服务。打造特色旅游观光带。依托汾河生态廊带,介休市串联沿汾5个乡镇、23个美丽乡村,打造集休闲采摘、运动徒步、亲子娱乐于一体的观光带,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介休市宋古乡上站村以城乡融合示范为目标,联合周边韩屯、下站、南桥头等3个村,争取扶持资金210万元,建设精品蔬菜种植园,形成“共享菜园+共享牧场”双循环模式。打造古村民俗旅游圈。以国家级传统村落为重点,介休市对张兰镇8个传统村落进行集中修缮、集聚发展,打造古村民俗特色旅游圈,通过“景区带村”模式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打造张村“古堡花海”、板峪村红色纪念馆、张兰古玩城等古村品牌IP,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民俗活动,为古村引流增势。
与此同时,介休放大“怡然见晋中、介休展风韵”文旅效应,举办短视频大赛、“自媒星荐官”等活动,鼓励游客通过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形式宣传介休。通过广泛宣传推介、冠名“介休绵山号”高铁列车等方式,形成“交通引流—消费转化”的良性循环。
记者 闫淑娟
通讯员 马文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