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南海街道霞里社区滨海小学西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民居,却承载着广东南路革命史的重要篇章——这便是杨增(又名杨牒青)的故居。
1940年秋,中共党员杨增受党组织委派,以自家宅院为据点建立交通联络站开展革命工作,此后又将据点扩展到南海小学、水东“新和安”商店和木苏明久小学等地,形成一个隐蔽而便捷的交通联络网,成为中共茂电信工委(后改称中共高州地委)的指挥中心。
在这里,杨增举一家之力支持革命工作,6个弟妹中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2人加入共青团,连家中女工、长工也纷纷投身革命,堪称“红色家庭”的典范。
2019年,杨增故居被省委宣传部列为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第二批项目,电白亦配套资金支持对其进行全面修复。
如今走入杨增故居,修缮后的建筑褪去了残破容颜,红砖墙、灰瓦檐、棕木窗勾勒出岭南民居特有的柔美弧线。
展墙上一张张展板、画像铺开,革命志士的生平鲜活重现。
陈列区内泛黄的信件,锈迹斑斑的煤油灯、枪械,以及革命志士炯炯有神的铜像,让信仰之光穿透时空。
南方+记者 邓建青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