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飞抵南通港的船舷,“苏超”的战鼓在“南鸟巢”再度擂响。南通主城区——藏在灵山秀水里的福地崇川,成为苏通对垒的最大绿茵场。
彭常青 摄
沿长江口溯流而上,我们见到的第一座山,就是闻名遐迩的狼山。千余年前,一叶扁舟起伏于江心,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翘首远眺,对此便有了一见钟情的喜欢。于是,他欣然登高落笔——“江海第一山”。
这“第一山”,也为佛界“八小名山”之首。香火鼎盛,经世不衰。狼山也由此享誉海天佛国,震撼古今哲人。而在这里静听梵音后的善男信女,又会脱口而出“曲项向天歌”的千年童谣,因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在山脚下安魂。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很多人喜欢狼山,是因为她守在长江边。站在支云塔旁,看着滚滚长江水,谁都会顿觉自己的渺小,也更能发出王安石式的无限感喟。
“阆苑仙人何处觅?”透过山上茂密的夹竹桃,你会看到万里长江在这里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没有了“凿破万里昆仑”的喧哗和跳跃,有的只是宽厚、淡定与从容。当然,淡定从容的不只是狼山守望的这潺潺江水,还有一位凭江临风的智慧长者。
彭常青 摄
1894年盛夏,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移驾紫禁城,满朝官员出城迎驾。当日,恰逢暴雨,文武百官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臣,久跪不能起身。慈禧凤辇经过时竟连头也没抬。百官之中,有一人目睹此景,心死如灰。多年后他说,就在那一刻,“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其实满朝文武最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就是他了,因为在三个月前,他刚刚“大魁天下”。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年后,他竟毅然告别朝廷的喧嚣,回到家乡南通,默默探寻实业救国之路。他,就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
“天地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三十年间,他在“江海第一山”下,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中国第一个民营股份制企业、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都在此诞生。他把狼山脚下搞成一块近代气息甚浓的绿洲。南通由此变成了一个自治式的全国模范城,被梁启超誉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
彭常青 摄
濠南别业门前,张謇当年亲手植下的两株紫藤,如今依然枝繁叶茂。这一见证了百年沧桑的“草木”,每年仲春时节紫藤花开,如彩凤有约,馨香如故。而张謇所留“有用事业”,也就像一架覆盖着整座城市的紫藤。它缠缠绕绕,牵牵挂挂,为南通架起浓密的文化天棚。而遍及濠河周边的博物馆便是这天棚下的枝枝蔓蔓。
这座拥有120年历史的博物馆,在阳光下斑驳如史册。走在南通博物苑的楼梯上,木制楼梯发出吱吱响声,这声音从时光隧道的深处传来,别有一番韵致,也惊动了濠河这一池春水。
碧水晶莹,流而无波,穿街越巷,十里环城。这里的人们被这池春水滋养千年。而“5A景区”的桂冠,幻化成五彩的霓虹。夜游其上,如临秦淮,她却又比秦淮河多了雅致、舒朗和不繁芜的气息。
有人说,濠河是这座城市的眼神。这眼神足以吸引你前来依窗而坐,品几口香茗,体味鱼戏莲叶的悠闲,一如知堂老人笔下的情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水绿茶,同二三知己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不远处的九曲桥,如濠河柔波里的水草。如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又在那边的楼上看你,那又该是怎样的况味?惯看人生风景的南通籍大诗人卞之琳心中的那轮明月,不知装饰了濠河边多少扇窗、多少人的梦。
一个名叫沈寿的江南女子追随张謇的梦,把苏绣带到这里,她把濠河绣进了无边的风风雅雅;一个名叫赵丹的翩翩少年,从南通话剧舞台出发,把梦想演绎成了熠熠生辉的时代影像;一个叫杨乐的数学天才,走出六桥之里,把函数方程式写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一个叫李吉林的“灵魂工程师”,在情境教育的园地里,“种桃种李种春风”;一个叫陈若琳的懵懂女娃,如芙蓉出水,从十米跳台纵身一跃,压住了江海的浪花……江海之子“阆苑仙人”般写下的高山仰止的故事,每天都在南通群英馆里静静讲述。
彭常青 摄
这里的人们深深懂得,什么是“父教育而母实业”,这是静水流深中涵养的品质。循着“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印迹,接过“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火种,崇川——南通市的主城区,延展“一城三镇”的实业根脉,高端产业生态体系流淌出江海的奔腾之势,小巨人、独角兽、瞪羚在崇川雀跃奔驰,跑出铿锵的时代节拍……123万双勤劳的手,在234平方公里的“福地”上织就出锦绣画卷。
江波浩渺,水天一色,“微笑天使”江豚的嬉闹,应和着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婉转鸟鸣,绿水青山间的“城市客厅”等着四海宾朋前来就坐;运河在城市的肌理间流淌,绿廊如链,白鹭翔集,船头的浪花在崇川的生态中轴上欢笑跳跃;野生动物园里的虎啸猿啼,是对“许愿池”具象化的击节称颂,更是为城市文明打CALL;古街巷陌、青砖黛瓦依旧,可尽情享受崇川轻盈的步点;晨光氤氲里,面碗中的青绿,笼屉里的澄黄,与水鲜海味一样,最是崇川生活的滋味……阆苑的清幽和美妙,都绽放在飞扬的裙摆和灿烂的笑脸里。
彭常青 摄
“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福地崇川的幸福密码,就藏在江豚的笑靥里,藏在候鸟的羽翼间,藏在濠河的柔波内,藏在集装箱的编码上,更藏在“一山一水一人一城”的故事中。
来源:江海南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