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达州市通川区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上,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作出《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 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决定》。
通川地处川渝陕三省交界处,是达州的主城核心区,人口流动频繁,客源市场半径持续增加,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自然风光。近年来,通川区锚定“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立体交通体系加速构建,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前景。
通川区区委书记李祝荣介绍,通川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将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突出提升城市首位度、做强核心吸引力、汇聚游客大流量、发展文旅大产业,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主城特色、彰显都市魅力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通川区主城区 唐朝祥 摄
据悉,通川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是:到 2027年,全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引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具有牵引性的文旅融合新业态,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 40 亿元、200 亿元以上。
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如何走?通川区从打造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全业态发展、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文旅融合重点改革等五大方面入手,绘就蓝图。
通川区主城区 王胤 摄
值得关注的是,通川区将打造“畅游川渝陕·相约到通川”文旅品牌。
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利用双高铁、四高速交通优势,织密区内旅游环线及景区连接线,开通至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旅游直通车,打造以通川为中心的“3小时川渝陕旅游圈”。深化区域合作,联合开发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资源互补、线路互联、政策互通,形成“畅游川渝陕·相约到通川”的区域联动旅游格局。联动巴山大峡谷、八台山等资源,以巴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纽带,共建“大巴山·大三峡”生态旅游环线。
优化文旅发展布局。立足“三城三地三片区” 发展战略,坚持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场景,紧扣文旅消费新趋势,充分整合文旅资源,构建“一核引领、全域协同”的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强化主城核心引擎,统筹协调城区功能定位,发展都市休闲、演艺赛事、文博展会、文化创意等业态。激活乡镇特色动能,鼓励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错位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网红打卡地,形成“一镇一IP”的特色文旅产业。
神剑园 王梦摄
培育文旅特色名片。提升神剑园、磐石月湖、凤凰山、莲花湖、犀牛山等知名度,培育金石野生动物园、双鱼湖等文旅新地标。打响“通川脆李”“磐石草莓”“千口一品”等特色品牌,挖掘元九登高、巴渠童谣等文化价值,全面提升通川文旅名片辨识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编制通川旅游地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灯影牛肉、七星椒、清油毛肚等特色产品。
深化文旅宣传推广。积极参与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重点推动灯影牛肉、何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增强通川文化软实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推广体系,依托“西博会”“秦巴交易会”等省级展会平台,系统推介通川文旅资源及特色产品,深化与川渝陕地区客源市场的战略合作,优化精品旅游线路设计,配套差异化优惠政策,持续提升文旅品牌辐射效能。(图片由达州市通川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川观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