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吉林长白山 多语种+AI“生态旅游警务”护航暑期旅游》。
今年暑期,长白山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与避暑优势,成为暑期旅游市场的热门目的地,游客量持续攀升。7月份,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81.02万人次,同比增长37.8%,突破历年来单月接待游客数量之最。为保障游客出行体验,长白山公安局打造“生态旅游警务”品牌,为暑期旅游平安护航。
旅游警务管理队
“定点+流动”值守
地空联动全域调度
近日,在长白山景区绿渊潭景点,一名韩国游客向民警求助称,同行的一位93岁老人与家人在景区走散,老人未携带手机,且多方寻找无果。民警根据家属提供的照片,立即起飞警用无人机利用AI算法对相同衣着的游客开展搜索,并用韩语进行空中喊话。
长白山公安局池北区分局光明森林派出所民警李宇航介绍,无人机AI巡人系统通过输入走失人员的体貌特征进行查找,查到走失人所在人群后,会通知地面警力联动搜索。
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民警在小天池景点的一处休息区找到了这位老人。随后,将老人送到其家人身边。这支在长白山景区执勤的队伍,是长白山公安局专门打造的旅游警务管理队。执勤的民警中,有4名民警掌握多语种,3名民警组建起了无人机巡航队。
长白山公安局池北区分局光明森林派出所副所长王紫涵表示,随着长白山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内迎来了更多外国游客。旅游警务管理队配备英语、韩语等专业人才及16种专业技能的翻译设备,为游客提供多语种服务;针对景区区域广、景点多的特点,启用无人机巡防队及AI人员动态监测系统,高效解决物品遗失、人员走失、旅游纠纷等各类警情。
今年7月以来,旅游警务管理队共调解矛盾纠纷162起,救助群众170人,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95件。依托民警特长和游客所需,长白山公安局形成了旅游警务管理队、无人机巡防队、生态资源巡护队和综合指挥室“三队一室”的特色生态旅游警务品牌。
王紫涵提到,“生态旅游警察”采取“定点+流动”的值守模式,除开展正常旅游警务外,还进行边境安全、生态安全、反诈安全、财产安全的宣传,以达到保边境、护生态、促旅游的效果。
警务室(站)全时值守
“一景一策”护平安
入夏以来,为守护游客安全,长白山公安局在景区景点、游客集散中心、机场车站、网红打卡地和文旅街区增设12个警务站。实行“一景一策”巡逻模式,按照“平峰巡线、高峰守点、日常控面”的要求,织密“常态+动态+立体”防控网。
长白山公安局池北区分局天池派出所教导员王鑫介绍,警务站的功能得到丰富,不仅就近受理游客报警、求助、咨询等,还可为游客提供急救药品、免费充电等各项服务。
针对暑期客流高峰期,长白山公安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监测系统,引入前端智能感知设备,进行全量数据分析,提前预判人流、车流,科学排查评估各类涉旅风险隐患,实现对景区内外智能化分析研判、可视化指挥调度。
下一步,长白山公安局将深入践行“亲民、爱民、为民”理念,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优化机制、拓展服务、强化科技应用,推动生态旅游警务工作提档升级,以坚实保障筑牢安全防线,以暖心服务传递公安温度,让平安成为长白山的最美风景。
来源:吉林警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