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从河南来到河北保定小住了一段时日,不得不说,这座老城让我心生亲切。
初到保定,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沉稳朴实的气息。不像杭州那般婉约,保定更像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者,安稳地坐在华北平原上,不张扬,却自有风骨。这里的天空开阔,云低风清,站在莲池边望去,颇有几分北方的豁达。

保定气候分明,春夏之交尤为舒爽。清晨起来,微风里还带着点凉意,走在老街上,槐树荫浓,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时光仿佛也跟着慢了下来。这种踏实和从容,让我这个异乡人也不觉得生分。
闲来我便去菜市场转转。保定人爱吃面食,菜场里豆腐、烙饼、手工面条样样齐全,还有不少河南也常见的瓜果蔬菜,看着就亲切。和摊主聊上几句,听他们带着保定口音的“咋样”“得劲儿”,我偶尔也用河南话回两句,一来二去,竟像老街坊一般。


说起吃,保定的驴肉火烧让我印象深刻。刚烤出来的火烧外酥里嫩,夹上香烂的驴肉,一口下去满嘴生香。我也试着在家自己做,虽然手艺不精,但儿子说能吃出点儿“保定味儿”,我便心满意足。偶尔也会想念河南的烩面和胡辣汤,但这里的饮食粗犷实在,别有一番风味。
保定城里历史痕迹很重,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走走停停之间,仿佛能触摸到时光的影子。不像江南的精致,这里的古朴大气是另一种美。偶尔我也坐在广场长廊下,看老人下棋、孩子奔跑,手里捧一杯热茶,感觉自己渐渐融入了这座城的节奏。




生活就像走路,换一条道,风景就不同。在保定的这些日子,让我体会到了北方小城特有的踏实和温暖。它不惊艳,却让人安心;不繁华,却自有味道。也许人生的晚年,正是要这样从容地走过不同的城市,尝过不同的滋味,才不算白活一场。

记得那天傍晚,我在城墙边溜达,偶遇一位本地老倌,两人用带着各自乡音的话闲聊半晌。临走时他说:“保定挺好,慢慢品,越品越有味儿。”我笑着点头,心想,这话说得真得劲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