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七夕佳节前夕,均安镇沙头社区内人头涌动。随着一盏盏河灯点亮河岸,2025年佛山市“我们的节日·七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第八届均安镇自梳女七夕文化节正式启动,一连三天,用四重诗意空间,为市民游客打造浪漫满满、文化味浓的约会新场景。
第八届均安镇自梳女七夕文化节启动。
沿着沙头的文化脉络,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习俗、文化与故事,至今仍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自梳女文化正是其中重要的历史印记。沙头的“姑太们”以银簪明志、用巧手立身,留下坚韧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财富。
从前,海外的沙头自梳女群体通过“摆七姐”这一传统习俗来思念家乡,维系感情,如今“摆七姐”习俗依旧在沙头内传承。当晚,在黄氏大宗祠内,案台上已经摆满了手工艺品——剪纸玲珑剔透,刺绣栩栩如生,面塑惟妙惟肖,供邻里街坊“睇七姐”。祠堂外,手艺人市集一字排开,鱼灯、竹编等摊位,带领市民感受手艺的温度。
沙头社区黄氏大宗祠内外热闹十分。
当诗意从祠堂流过冰玉堂,在这里可以亲手制作一只竹编小船,在卡片上写下心愿;自梳女口述史纪录片也将在此次文化节中上映,让更多的人了解妈姐、姑太们“梳梳平安”背后的故事;榕韵公园一带河岸,“变身”茶咖食尚街,满足“吃喝玩乐”一站式需求……还有更多的惊喜节目,等待市民游客来发现。
“今年是第八届均安镇自梳女七夕文化节,八年来,我们建立更为完善的档案资料,将自梳女的精神内涵融入社区教育,倡导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价值观。与自梳女相关的历史建筑、文化空间迎来一批批学者、游客。”沙头社区党委书记梁纯金表示,自梳女的故事为沙头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印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节的举行正是社区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
黄氏大宗祠内,案台上已经摆满了手工艺品。
手工艺集市的摊位。
近年来,沙头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及顺德“十村示范”试点,以冰玉堂、黄氏大宗祠为核心,立足入口沿河滨形象带,因地制宜制定“两核一带”为中心的城乡品质提升路径。通过绿美点缀、农房风貌和滨水形象带3个子类的改造,绘就岭南文化与南洋文化共存的“古韵新貌”。
以七夕为笔,以文化为墨,这个七夕,不妨来沙头走一走,过一个不一样的浪漫佳节。
文/顺德融媒记者陈艳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