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以《论宜居,这里是天花板!》为题刊文
推荐普洱是宜居秘境
“宜居”是什么模样?
来看普洱的答案↓↓
云南·普洱
茶香满城,森林栖居
普洱,一座自带茶香的城市。
走在这里,你会发现茶不仅在杯子里,也在空气和山林里。
普洱茶山。(子涵 摄)
如果说云南的山水是一幅画,那么普洱就是画里的一片绿色。森林覆盖率超过68%,是全国“最绿”的城市之一。站在城边远望,群山起伏之间,满眼都是浓浓绿意。夸张点说,“在普洱生活,每天都像在‘洗肺’。”
景迈山翁基古寨布朗族传统村落。(卢磊 摄)
普洱的气候,是另一种“宜居”。年均温在18℃左右,四季温润,正好适合茶树生长。走进乡间,常能见到百年甚至千年的古茶树,它们见证着普洱的无数个季节更替。有人说:“在普洱,茶不是商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温和、从容、不张扬。”
景迈山蜂王树。(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城市的节奏,也因为茶而变得缓慢。无论是街角的小茶馆,还是山里的茶庄,泡茶几乎成了一种日常仪式。三五好友围坐,茶汤翻滚,清香袅袅,聊天不必急,在这里时间好像会自动放慢一倍。
景迈山布朗族制作酸茶。(周思雨 摄)
普洱的山水,也有着大气的一面。澜沧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江水奔腾不息;西盟的佤山深处,云雾缭绕,古寨依山而立;墨江北回归线穿城而过,使其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城市”之一,让普洱多了几分地理的独特。
思茅老街。(周思雨 摄)
当然,普洱的烟火气也少不了。思茅老街上的早点摊,总能找到热气腾腾的米干和烧烤;夜市里,佤族的烤牛肉、哈尼族的酸汤鱼,总带着民族的味道。和其他城市相比,这里的食物更简单质朴,却也更贴近土地的原味。
烤茶待客。(卢磊 摄)
如果说贵阳是凉爽的省会,玉溪是湖畔的慢城,曲靖是慢热的鲜香,那么普洱就是茶香里的森林栖居地,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人放松下来,甚至生出一种“想久住”的冲动。
在普洱,时间像一杯茶——不急着喝,越品越有味。
普洱或许不会立刻惊艳你
但相信,总能在一个午后
一次散步、一口茶汤里
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宜居”
来 源丨“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