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王理略 通讯员 鄂文旅 实习生 张梦琪
今年暑期,湖北多个热门避暑目的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成为游客避暑纳凉的优选地。从华中屋脊神农架到溶洞奇观腾龙洞,从九天仙山九宫山到杜鹃秘境龟峰山,这些耳熟能详的避暑地标,早已成为游客心中的“夏日牵挂”。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8月神农架各景区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超过25万人次在恩施建始避暑纳凉;麻城龟峰山游客接待量同比更是激增超466%……
传统避暑地不断推陈出新,多元玩法让避暑游不止于躲避高温,而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则让每一趟清凉之旅都更显安心与惬意。
锦绣山川成避暑胜地,老客新朋纷至沓来
“每年夏天都盼着来神农架,20度的风一吹,浑身的暑气都散了,今年特意带父母一起来。”武汉游客肖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回头客”对湖北避暑地的偏爱。
神农架、利川、武当山、九宫山、百里荒等景区均被列入湖北十大避暑目的地,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国16条避暑旅游路线中,湖北的多个目的地位列其中。湖北避暑目的地已形成鲜明品牌印记。
华中屋脊神农架,91.12%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天然空调房,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刚出神农架高铁站,就觉得比城里凉快好几度,这‘天然空调’名不虚传!”陕西游客赵先生刚抵达,就被山间的清爽打动。
交通的改善更让这里成为易达的清凉,肖先生对比两年前的行程感慨:“以前从武汉过来要中转一整天,现在高铁加公交只要3个半小时,轻松多了。”客流的增长直接带动住宿火热,木鱼镇民宿老板张建军忙得脚不沾地:“8月份的房间6月初就订满了,游客想订房至少得提前一个月。”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25日,神农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1.9%。
位于咸宁通山县的九宫山,以22摄氏度左右的夏日平均气温和96.6%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天然大氧吧。“山下30多度,山上一下子凉了10多度,太舒服了!”江西游客黄女士刚到景区,就忍不住感叹温差带来的惬意。
恩施片区的清凉同样让人恋恋不舍。建始花坪镇小西湖广场,每天早上和傍晚总能聚集大批前来避暑的客人;巴东绿葱坡镇凭借凉爽适宜的气温,让这个高山小镇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的游客。连续3年到绿葱坡避暑的武汉游客张奶奶说:“这个地方来了就不想走,每年一到夏天我就想过来。”
黄冈麻城的龟峰山,是亲子避暑的热门之选。“从武汉过来,孩子在戏水营地摸鱼抓虾,特别适合带娃。”武汉游客王先生说。这里95%的森林覆盖率、23摄氏度的气温,加上丰富的亲子项目,吸引了武汉、黄冈及安徽、江苏等地游客。
好环境更有好体验,丰富活动留住长住客
为让清凉体验更有新意,湖北各大传统避暑地纷纷挖掘特色,推出全新项目与活动,让“老地标”玩出“新花样”。
神农架在天然清凉的基础上,打造高山避暑夜经济。夜晚的大九湖坪阡古镇,凉风习习,各地游客汇聚于此;松柏镇后街的30余家烧烤摊,用“山珍+蜂蜜”的独特工艺烹调神农架味道,为期40天的消夏美食烧烤季,让游客在山风中大快朵颐。木鱼镇夜市的“特色寻宝之旅”、村民自编自演的民俗歌舞,更让游客在清凉中感受当地文化。
九宫山则将清凉与文化互动结合。今年暑期,“知音湖北 遇见非遗”活动让游客在山风中体验湖北非遗;石龙峡绿野仙踪沉浸式互动剧场开启奇幻探险;云中湖畔百姓大舞台上,文艺演出点燃夏夜热情。第三届“云中湖千人宴”更是亮点:近千名游客在海拔1230米的广场落座,品尝三干锅仔、农家扣肉等特色菜,观看青花瓷折扇舞、杂技《走钢丝》等节目。
利川腾龙洞以仙侠破圈,首届仙侠节上,仙子、侠客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仙子手持团扇、莲步轻移,武术表演刚劲有力,古筝声空灵悠扬。利川文旅推介官酒哥策马登场,更将气氛推向高潮,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年轻游客黄女士说:“像穿越到仙侠剧里,特别过瘾。”
龟峰山聚焦亲子与夜玩,6月投用的150余亩戏水营地,依托天然溪流打造,景区提前搭建凉棚、竹床、天幕,溪水深度刚好没过膝盖,孩童可安全打水仗、摸鱼抓虾,日均接待千人,带动周边农家乐爆满。夜幕降临,“龟峰山村K大舞台”热闹开演,游客可合唱《映山红》,参与“飞夺泸定桥”“抢粮食”等沉浸式游戏,获胜者能获得麻城土鸡、大米等奖品。此外,旭日咖啡厅观日出、升级后的山顶缆车、落日小酒馆、星空电影等体验,让游客从早到晚都有乐趣。数据显示,龟峰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激增466.19%,综合收入增长228.27%。
室内避暑也有新选择。武汉的WS热雪奇迹联手“菜狗”IP,推出菜狗逆袭训练营、奇迹雪球大战等玩法,去年受欢迎的“奇迹雪球大战”回归;武商集团还在十堰、仙桃、武汉等地开展“热雪狂欢·冰爽一夏”户外巡回打雪仗活动,打造全民参与的冰雪狂欢,仅今年7月,该滑雪场接待人数同比上涨20%。
贴心服务暖人心,清凉之旅更安心
为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湖北各大避暑目的地从基础设施、服务站点、管理保障等方面发力,用暖心举措守护清凉体验。
今年,巴东绿葱坡镇新建超15公里自行车环线与智慧步道,串联景点;治理田家坪水库,新增徒步线路;配套商业综合体、游泳馆、停车场等设施,推进集镇房屋改造与特色村寨建设,让“凉”可感、“美”可见。服务保障上,免费开放政府、派出所等多个停车场,设置交通指引牌。此外,还组织民宿培训规范经营,多部门联合安全检查,全方位提升服务。
各大景区从细节入手优化体验。神农架通过“高铁+公交”缩短行程,新增300多家精品民宿,民宿老板们主动适应游客需求,如为老人准备防滑垫、为小孩准备玩具等。
腾龙洞远赴60余个城市推介,联合旅行社开发线路,紧扣节点推出活动;配备专业人员处理游客咨询与纠纷,保障游玩顺畅。
龟峰山在戏水营地提供“一站式服务”,游客无需自带装备,还联合农家乐推出“亲子套餐”,配备儿童餐具、母婴室,让带娃家庭更省心。
这份“清凉答卷”,不仅是湖北激活夏季旅游市场的有力实践,更成为其迈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自然禀赋的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的持续赋能、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湖北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体验、更优质的服务,吸引全球目光。
来源:湖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