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驱车往五井镇方向,沿途的田垄渐次铺展,玉米秆裹着饱满的穗子在风里轻晃,偶有几棵老槐树缀着零星的黄叶,把秋日的乡村晕染得格外清爽。按当地老乡的指引,辉泉子藏在石河南岸,五井镇黄崖头村的西边。待车子驶进黄崖头村,石板路蜿蜒着通向村西,远远便望见一条清亮的石河横在眼前,南岸山脚下隐约有水汽氤氲,想来便是目的地了。

停好车沿着石河岸边的小径走,脚下的泥土混着青草香,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初见辉泉子,便懂了它为何能让乡亲们挂在嘴边 —— 这处井泉藏得不算起眼,井口不过寻常圆桌大小,却透着股令人惊喜的 “奇”。泉水澄澈得像块无瑕的水晶,俯身便能看清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几尾细小鱼苗在石缝间自在穿梭,毫无惧意。更妙的是,泉水不疾不徐地 “汩汩” 涌出,带着细碎的气泡翻涌上来,顺着井口边缘的浅沟,蜿蜒着流向不远处的农田,沿途浸润出一片湿润的绿。

正看得入神,身后传来洗衣服的声响。转头望去,几位婶子正坐在泉边的青石板上洗衣服,“天旱的时候,田里的庄稼全靠它浇;平日里洗衣、洗菜,也都来这儿取水,比自来水还养人。”,洗衣服的大婶告诉我们说。 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菜地里,一位大爷正提着水桶往白菜畦里浇水,清澈的泉水浇下去,菜叶瞬间挺括了不少,透着鲜活的劲儿。原来这不起眼的泉眼,早已成了乡亲们生活里离不开的 “好帮手”。

歇脚时与乡亲们闲聊,才知道辉泉子的故事远不止这一汪泉水。顺着泉眼往南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大山,青灰色的岩石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那山里头啊,离泉眼不远还有个山洞,洞里也藏着水,凉得很!” 大爷放下水桶,指着山腰的方向说,“就是洞里头路不好走,得熟路的人领着才敢进,你们要是没向导,可别冒冒失失往里闯。”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腰处草木茂密,压根看不出洞口的痕迹。虽有些遗憾没能探秘山洞,但也悄悄记下这份期待,想着下次再来,一定要约上熟路的乡亲,去看看山洞里的另一汪清泉。

正说着话,一阵浓郁的羊肉香突然飘了过来,勾得人胃里直发痒。循着香味走到泉眼旁边的一个农家小院,只见院子里支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的羊肉在汤里翻滚,热气裹着肉香直往鼻尖钻。几位乡亲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手里剥着刚从地里拔的花生,脸上满是惬意。“是来寻泉的吧?快过来坐坐,尝尝我们刚煮的羊肉!” 见我们站在门口,一位大叔立刻热情地招手,“这几天农闲,弄了只羊,煮着热闹热闹,也算是提前过中秋了!” 院子里的笑声、锅里的咕嘟声、远处泉眼的流水声混在一起,满是乡村的烟火气,让人心里暖暖的。

大美临朐
,赞80
回望山脚下的辉泉子,泉水仍在汩汩流淌,小院里的笑声还隐约能听见。这趟寻泉之旅,没有壮丽的景致,却有着最质朴的美好 —— 清澈的泉水滋养着土地,热情的乡亲传递着温暖,还有未探寻的山洞留着念想。或许,这就是中秋前最好的礼物,让人在乡野间寻得一份宁静与治愈,也期待着下次再来,解锁山洞里的更多惊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