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是石笋和钟乳石,每过100年才长1厘米。”安顺市寻龙洞内,游客们惊艳的目光,在大自然用时光精心雕刻过的岩石上久久停留。
寻龙洞内不寻常。暑假期间,每天约有50名游客潜入这里,只为体验一场特别的地下世界之旅:攀岩、绳降让心跳加速,探险区挑战升级更惊险刺激,沉浸式观看岩壁投影生态电影,最后在洞穴茶歇区放松身心。
今年避暑纳凉好去处,又多了一匹黑马:玩法多样、别有洞天的“洞穴王国”消费新场景。
贵州溶洞星罗棋布,如繁星般藏于广袤大山中,仅被统计进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的数量就达8921个。洞穴内部景象千奇百怪,充满神秘与未知的魅力,也充满了无限的市场生机。我省正深挖洞穴的文化、旅游、经济价值,打造探险、研学、露营、民宿、篮球、音乐会等花式产品。
寻龙洞于今年初开始试运营。这个让游客步步惊喜的溶洞,就藏在安顺龙宫景区的隔壁——原是安顺龙宫玉凤巢,距龙宫景区仅5分钟车程,由龙宫管理处管辖、贵州黔行时代文旅产业有限公司耗时一年多打造。洞内将石笋讲解、洞穴电影、蜈蚣梯攀爬、SRT绳降、洞穴下午茶等体验串成线,整体包装为深度游打卡地。
“妈妈,我还想再玩一次!”上海游客王女士一家三口刚从探险区出来,6岁儿子意犹未尽,拽着她的衣角撒娇。王女士本人玩得也很尽兴,她说,这里是原生态深度体验,能让孩子学到书本外的知识。
在该项目负责人刘畅看来,开发本身也是一种保护。过去,洞穴因村民通行需求长期开放,管理难度大。现在,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仅增设必要安全设施和攀爬梯、绳降设备等,并由专业教练全程带队,时刻提醒游客“不要触摸”。“我们曾考虑做洞穴火锅,但发现味道太大会影响环境后,果断放弃了。宁可少一点体验,也要保护好这些自然珍宝。”刘畅说。
这样的探索正在全省铺开。8月1日,遵义市赤水市丙安古镇,“素日青禾”悬崖瀑布野奢酒店开业,这已是该镇第二家洞穴民宿。早在2022年,将赤水丹霞百年岩洞、竹海飞瀑与现代设计风格绝妙融合的“匠庐·雅路古”就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家岩洞瀑布民宿,与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的清镇石龙洞打造的水溶洞里玩桨板,双双入选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发布的国内新玩法TOP100榜单。
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思渠镇杨楠村溶洞篮球场,精彩的比赛不断上演。去年走红以来,这里已成为当地特色体育赛事举办地。50多公里外,距离沿河县城仅10公里的黑水镇杨寨社区,也借势打造溶洞篮球场,市民、游客将再添休闲运动好去处。
除了旅游新场景,溶洞里还藏着产业密码。贵安新区数谷大道旁,七星数据中心开凿于山体内。作为我国首座洞库式数据中心,借助山体天然低温,为企业的多台服务器提供了自然空调房。黔南州平塘县掌布镇新坪村则利用洞穴四季恒温特点,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产量高,还节省了大棚建造、水电等成本。
“溶洞+”新业态不断涌现背后,藏着贵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注解。2024年12月,贵州印发《全省加强岩溶洞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资源分类管控、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提升其生态、科考与文旅价值,为洞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指南。随着保护与开发机制日趋完善,贵州溶洞将展现出更多可能性,为文旅融合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耀元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34期
海报制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屠琪
一审/陈香琳
二审/周芸吉
三审/梁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